5.大婚盛典(上)(第1页)

北周大象元年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凌晨,天还没亮,太阳还没露头,长安城里就已经喧腾起来了,所有的街巷都灯火通明,所有的戏台都唱念做打起来。爆竹之声此起彼伏,主街上的官方点景建筑前更是锣鼓喧天。因为这一天是小皇帝大婚的佳期吉日,官方在太上皇的授意下不遗余力地渲染营造,大有与民同乐之势,老百姓们也喜欢热闹,就跟着兴奋。在连续多日的喜庆铺垫之后,今日终于达到了高潮。对长安城的百姓来说,明显前年的武帝灭齐凯旋、去年的天元帝即位以及今年年初的小皇帝受禅都不及此次大婚盛典来得热闹和兴奋。原因很简单,武帝宇文邕严厉且俭朴,虽然东征灭齐完成了一统中原的伟业,但仍旧毫不铺张,凯旋进京的仪式十分简单,更没有什么余兴节目。老百姓除了看到严整的军威和长长的俘虏囚车队伍外,并没有好玩的。而两个皇帝的登基大典,都主要在皇宫和宗庙里完成,老百姓更是只闻其声不得亲见。这次大婚盛典则不同了,朝廷不但斥巨资打造盛世气象,还恰逢新年,喜上加喜。尤其让百姓大有参与感的是今日的亲迎仪式,按周礼,皇帝大婚有“六礼”的程序,是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亲迎就是最后完婚的压轴戏了。小皇帝虽然不会像民间娶亲那样亲自上门接新娘,但以皇室子弟为代表的盛大迎亲队伍将从皇宫里迎到荥阳公府司马家的门前,然后又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地拥着新娘的大轿返回皇宫,来回都要绕行到朱雀大街,能让百姓们追着热闹个够,何况还有喜钱沿路洒落,能抢到一枚便可佑丰衣足食哟。

天公似乎也很给面子,东方天际的一抹红晕昭示着将是晴朗的一天。当太阳刚刚摆脱地平线的羁绊一跃而起时,皇宫的东大门朱明门徐徐开启,在宫内黄钟大吕的伴奏声中,一支庞大的迎亲队伍缓缓从宫内走了出来。队伍的前头开路的自然是禁军仪仗队,紧接其后的是牛角和大鼓各百余对,鼓吹起来声势恢弘。接下来便是迎亲代表了,骑马排成四行共计一十六人的皇室子弟,既包括毕王宇文贤、汉王宇文赞等成年且子女双全的宗亲,也包括纪国公宇文?、天元帝次子宇文?、三子宇文术等在内的与小皇帝同辈的宗亲,小宗亲大多年龄还小,骑乘的马匹均由体面的内侍牵行。在迎亲代表之后是一座巨大的“龙亭”亮轿,由四个内侍抬着,上面摆放着册封皇后的金册、金宝。

其后,便是队伍中最为显眼硕大无朋的喜轿了,喜轿也称凤舆,是三十二人抬的大轿,这轿子的规模太大了,以至于轿夫们必须变换队列才能从宫门通过。凤舆装饰的华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