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页)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宇文亮并没有“搭救”在押的宇文纯,不过也没放慕容兆他们一行人上路。他用地方军政事务交接为由,暂时派不出护送押运的官兵来搪塞敷衍,拖延着宇文纯遣返长安的时间。因为他还需要等待,既等待着韦孝宽班师北返的日子,也在等着大江对岸那支天降神兵前来投靠,“搭救”陈王的行动需要火候。

周法尚果然派人来了,表达了对南陈朝廷的激愤绝望,以及率军投诚的愿望,希望能通过宇文亮得到大周朝廷的接纳。同时还透露了立功来投的想法,誓言将击溃南陈朝廷派来征伐的樊猛之军,用樊猛的人头做见面礼。宇文亮对此自然是喜不自胜,代朝廷对周法尚弃暗投明表示了欢迎,但却只是诈称八百里加急飞奏朝廷,其实不要说对朝廷了,对司南州刺史宇文弼也封锁了消息,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将韦孝宽蒙在鼓里。另一方面,宇文亮也必须防着周法尚诈降,毕竟是敌国大将,又率大部队来投,一旦有诈,自己死都不知道是咋死的。但如何才能有效防备诈降,宇文亮颇费了些思量。不防或防得松了,后果不必说。防得过紧过甚,怕周法尚察觉了负气生变,转而去找韦孝宽,可就弄巧成拙了。宇文亮毕竟不是无能之辈,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你周法尚不是要打个胜仗立功来投吗?正好啊,先把你的妻子儿女都送到江北来,这样打起仗来没有牵累,万一战败也好脱身。面上是为周法尚的家眷安全着想,显示出大周对周法尚来投的竭诚欢迎,实质上就是将周法尚的妻小做了人质,若是假投诚,那结果就是家破人亡。

周法尚很干脆地接受了宇文亮的建议,他的阖府妻小及家奴带着大批财物跟着就被送过江来,这让宇文亮的心放到了肚子里。

紧接着,江夏那边的内战就打开了。樊猛的先头部队与周法尚的第一道防线接仗,未及一个时辰,防线就崩溃了,樊猛军初战告捷。樊猛扎下大营后不久就有亲兵来报:周法尚的偏将韩朗来降。樊猛很高兴地接见了韩朗,据韩朗说,周法尚所部大多将士都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不愿叛投北周,军心非常不稳。如果樊猛这样步步为营缓步进攻,不愿北投的周部便还在那儿犹疑不定,如果急速进军,在压力之下周部必然崩溃,若能放出“只拿匪首其余不问”的话去,定会有大量周部将士临阵倒戈。樊猛听了极为兴奋,自己建大功的机会出现了,二话不说,立即下令拔寨进军,也不等策应他的长沙王陈叔坚的部队了。

正如樊猛所期望的那样,一路上周法尚的军队一触即溃,时有军士倒戈归顺。就这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