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尾岁末,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庚子新年将至自是原因之一,东西两市的年货早已摆满了店铺和街巷,红红火火琳琅满目,叫卖吆喝此起彼伏。零星响起的爆竹之声自然是那些急不可耐的小家伙们所为,更在天寒地冻中爆出了浓浓的年味。家家户户无论阔绰的还是贫穷的,都尽可能地悬灯结彩,顶不济的也要贴上一幅春联,以期来年好运。除此之外,在过年之前就要举行的小皇帝新婚盛典更使喜庆氛围愈发浓郁。官府已在长安的几条大街上新建了若干点景工程,或牌楼戏台或佛龛瑞兽,无不贴金披彩、红灯高悬、喜气洋洋。有了官府的刻意营造,加上百姓们凑热闹的增光添彩,长安城恍惚间重现了大汉盛世时的辉煌。
北周大象元年就要过去了,大象是小皇帝的年号,但直到此时,小皇帝才开始变成老百姓们热议的话题,此前老百姓们街谈巷议的对象自然都是天元皇帝。议论他因为三奇:这个天元帝登基不到一年,自己年仅二十一岁,就禅位给了年仅七岁儿子,这可谓一奇。禅位之后天元帝却并未退位,而是成了皇帝上的皇帝――太上皇,天无二日在当今的大周朝被颠覆了,这可谓二奇。自古一帝一后,母仪天下的六宫之主还未必随时都有,而太上皇却同时立了四位皇后。如果说前两奇还有近似的先例可循,这第三奇就称得上是千古奇闻、闻所未闻了。
当然这位新奇的天元帝并不是只带来了新奇,从老百姓的角度,虽然看不到神仙打仗的宫廷斗争,也不可能直接看到天元帝的荒淫暴虐。但他复建洛阳为东京,大兴土木,每天的在役劳工不少于四万之众,他还多次广选美女充实**,这些都切实影响到了老百姓的生活。不过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天元帝到还没有沦落到“无道昏君”的地步。民间多有信众的佛教被他恢复了,这令他得到了许多感激和膜拜。加之北齐覆灭后,连年不断的战事仿佛骤然止息,令老百姓们终于有了安定的感觉。思辨能力有限的普通百姓通常不会认为这是拜先皇武帝所赐,更看不到武帝留下的尚且清廉的吏制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记得的只是武帝灭了他们的佛,还终年劳师糜饷穷兵黩武。如今虽称不上天下太平,据说淮南那边又在打仗了,可毕竟感觉遥远了许多,甚至与民间生活已无甚关联。劳役虽然加重了,听说天元帝过得也很奢靡,但终究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不再有兵荒马乱的凄惶了。天元帝即位以来的多次大赦和一度废除武帝的苛刑峻法,也是让民间感恩戴德的举动,老百姓可不管这么做是在破坏法纪的严肃性。总之,在朝堂之上颇不得人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