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最早出现于古银河历西元二十世纪末期,最初的机甲俗称人形机甲,通过智能化的计算机系统控制机体战斗。那时的战斗还限于大气圈内,人形机甲本身的优势就是其几乎具有全地形能力,而且比坦克更灵活,这是坦克所无法比拟的。
不过,人形机甲的重量和体积不可能超过坦克发展,不然就会出现发明坦克时所面临的问题,体积过大那就是个活靶子。而在相同体积下,机甲的行走系统比履带要复杂和脆弱的多,而且负重能力也无法和坦克相比,增加武器和装甲的扩展性是个问题。而唯一的优势——通过性能好,也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大打折扣。最要命的是如果用机械腿行进,颠簸会如同骑马一般,不但装备无法曾受,就是人的疲劳也会大大增加,解决办法是安装一个陀螺仪式的平衡平台,但是,这样又增加了复杂程度……所以说,那时的机甲只属于一种鸡肋,小搞搞可以,大搞搞可不行!
随着文明进程的发展,战场开始向宇宙空间转化,支持太空、大气层引力圈、海洋、海底、陆地这不同地形条件的作战行动,可以自行运动,又能搭载人型机甲且具有强大火力系统的核动力悬浮战舰的出现标志着大规模应用机甲的开始,机甲的灵活、地形适应能力、战斗员主观作用、装甲厚度、火力持续时间、占领能力等战场综合生存能力都远强于高速战斗机,所以,高速战斗机逐渐被机甲替代,配备强大常规火力、具备核打击能力、能进行全天候全地形作战的机甲成为保卫母舰和消灭敌人母舰的主要战力。
易安坐在父亲办公室舒适的椅子上,阅读着诺亚整理的机甲相关的资料。
“你先熟悉机甲发展历程,了解机甲的武器和操作系统,然后在模拟舱训练一段时间,什么时候你能打败三名机甲师或者直接打败任何一个机甲小队长,我就准许你成为一个机甲战士!”
这是三天前易安向父亲和米特罗提出想成为一个机甲师后米特罗给出的条件。
早期的机甲设计采用的是类似战斗机的操纵技术,驾驶员采用骑乘、坐着或者直立的姿势在机甲内部,像操纵战斗机或者坦克那样操纵机甲,但这种技术有致命性的问题,集中在如何保护人类脆弱的**上,比如受RPG等武器攻击后的脑震荡,还有失重、超音速的影响,机甲行进过程中颠簸和疲劳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驾驶舱的生存能力和舒适程度,设计成逃生仓,这是解决生存能力问题的思路,至于舒适问题,应该是从材料工程方面考虑,比如蛛丝、凯夫拉防弹衣,还有陶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