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妹子”饭馆确实在新平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在老丘地煽动下,粮站、水机站、农机站、派出所等单位的人先后在饭馆招待了上级领导或客人,果然不假,饭馆的服务员真的笑容满面,而且随喊随到,着实让人们享受到了饭馆的承诺:让顾客有回家吃饭的感觉。那时的人们言语匮乏,还不知“顾客就是上帝”,虽然菜式老土,口味一般,不过人们要的就是那份受人奉承的味道,在家里吃饭有时候还得看婆娘的脸色呢,可在“五妹子”饭馆却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些单位也是常年在饭店招待领导的,那些国营集体饭店的服务员架子比领导还大,拉着一张死人脸手脚也没个轻重,上菜时常是把菜汤溅得到处都是,让人看了就厌烦,最可恼的就是菜肴原料经常准备不足,也许不是准备不足根本就是懒得伺候,久而久之,单位上知道有上级领导要来检查,就要提前到饭馆定好菜谱,吃饭时为了让上级领导不看服务员的脸色,干脆就让本单位手脚麻利的女职工充当服务员,唯有这样才能吃顿安生饭。至于普通老百姓就更不敢去饭店了,一来经济不允许,二来也是看不惯那些饭店服务员的嘴脸,仿佛不是去掏钱吃饭,而是去蹭吃蹭喝一样,谁愿意花钱买气受呢。
去“五妹子”饭馆吃过饭的人那自然是没口子称赞服务态度好了,惹得各单位上吃食堂的青工们心里痒痒的,食堂到底油水少,所以青工们想打牙祭就只能买了好菜去家里开伙的同事们处,一次两次还行,可终究的别人的家,去的次数多了也讨人厌,供销社的饭店更不愿意去,青年人个个血气方刚又如何受得那样的腌臜气!何况不少人都在文化站认识杨陆顺和汪溪沙,就纷纷抱着试试的心态吃饭,果然不但服务态度好而且价钱便宜公道,最难得的是可以尽情闹腾,没了在同事家里的拘束更没供销社饭店上下班的时间限制,你吃一小时、两小时都行,你随便加菜也行,马上就成了这群年青人聚会的好地方,今天你请明天他请,“五妹子”饭馆就渐渐热闹了起来。
相比之下供销社饭店就更冷清了,除了苍蝇蚊子几乎就没人进门,有人就戏谑地对饭店工作人员说:“看来你们饭店也要改变服务态度了,要不鬼都不上门!”当然也是对曾经受了气的一种幸灾乐祸、讽刺打击的心理。饭店的人撇着嘴巴漫不经心地说:“没人上门还不怕不好死了我们,不做事白拿工资。想我也佣人一样伺候你们,门都没有,凭什么嘛。那个体户饭馆你也不看是什么人开的,几个邋遢死了的农民,是些没文化的人,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