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二)(第1页)

在新平村办鸡场的事情上,杨陆顺与卫书记刘支书分歧不小。虽然张文谨代写出了筹办养鸡场的报告书,可实在太儿戏,满纸的畅想憧憬,真正落在了实处的仅仅是资金、鸡场位置、人员配备一些初步的安排,象什么鸡场管理、产品销路、饲料来源都没注明。让杨陆顺看得一阵阵心忧。

刘支书却振振有辞:“杨党委也是为了我们新平村好,可我们新平村都齐心协力想搞出点名堂来,也是在响应乡政府卫书记的号召搞改革开放啊。说老实话,我们不主动搞,你们乡上也得出谋划策鼓励我们搞,现在我们积极主动要搞,这已经就远远走在其他村的前头了。我们吃过穷受过苦,如今政策这么好,做梦都盼望过上好日子。卫书记,你说是不是。”

卫书记当然也很支持,笑着说:“刘支书是老革命了,能主动替乡政府分忧,我哪不支持呢?我举双手支持!杨陆顺啊,老支书敢于带头搞,我们一定要支持,不光是嘴上说说,还要用实际行动支持,你是大学生,得多给老支书出点子哟。”

杨陆顺说:“一开始我就很支持,也很感动,老支书心里是挂牵着村里两千多口子,是利民之举。但办养鸡场不是说办就办得,要结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来办,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搞好卫生防疫技术的保障,得有一套齐整的人员;其次就是产品销售的问题,鸡蛋很容易变质,保鲜时间也不长,没了销路怕造成损失,南平县城总共才有多少消费,莫到时候鸡蛋蜂拥上市卖不起价就不好了;第三这几千只鸡的饲料来源,可不是家里养的十几只那么容易对付。如果妥善处理好这几点,我看鸡场建起来保证会让农民得到实惠。”

卫书记频频点头说:“老支书,杨陆顺分析得很有道理哟,你看觉得怎么样,读书人还是有见地吧。”

刘支书不以为然地说:“说谁都会说,不就是嘴皮子碰几下吗?这办鸡场还得去做,那按你杨党委的意思,这也要担心那也要注意,怕什么事也办不来。现在村里办鸡场已经决定下来,具体由何群负责,准备在今年双抢后就开始,到时候卫书记得多关心啊。”杨陆顺在一边臊了个大红脸。

卫书记一听这口气分明没把杨陆顺放眼里,那他以后怎么在村里抓工作呢?忙说:“刘支书,杨陆顺的担忧不是没原因的,我也认为基本正确嘛,他的意见还是要听的。”

刘支书岂不会明白卫书记的意思,说:“卫书记你放心,杨党委是政府领导,政府交待下来的工作,村里还是会尽力搞好,我党龄三十一年,支书也做了快二十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