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爷把戏班子请了回来。这一下屯子里可热闹开了,下地的人们提前收了工,晚饭也早早吃完,性子急的人先来到屯子里的大场院围坐一起聊天。就等着看戏了。
郑青云从赫家出来,去教私塾的米先生家,求米先生写了周家窑乡团几个字后,快步赶回家。
郑家院落在周家屯最里面,三间正房,东西各三间厢房。东厢房是女儿卧室和厨房,西厢房当了粮仓和库房,正房居住郑青云和他三个儿子。
大院套里养着猪和骡马牲畜,可没有半点异味,这足以看出这户人家的勤劳和洁净。院落空场处有石锁、石杠铃等练武健身的器械。
正房西屋里干净明亮,一铺大炕*南,北墙排列四对箱子,上面一对掸瓶里面插着两把鸡毛掸子,屋里没有多余的物件,让人感觉简单明快。
郑青云一进院就喊女儿巧曼,正在厨房忙活的女儿应着声走了出来。
郑巧曼是郑青云唯一的女儿。团团的园脸清澈动人,柳眉凤眼,小鼻子,小嘴,一抹腮红挂脸边。巧蔓十岁时候娘就过世了,那个时候她就开始持家,一晃已经五个年头了。这个巧蔓无论是家里外头,田里炕上都是把好手。
“你用这个字做一面旗帜。”郑青云把米先生写的大字递给女儿,直接进正房翻箱倒柜找做旗帜的布。
“这是什么呀?”女儿跟着爹的身后问。
“咱们屯要办乡团,这是米先生写的乡团名字。”郑青云翻出来一块黄布和一大块红布。
“现在就做吗?”女儿接过布问爹。
得到肯定的回答以后,女儿郑巧曼用黄布按米先生的字样剪了下来,然后缝在那块红布上。
巧蔓的巧手在十里八屯都有些名气,和城里的好裁缝都有一比。一会工夫就把一面黄字红底的三角旗缝制出来。自己嫌不顺眼,又用找来几条白布镶个边。
女儿在缝制旗帜,当爹的郑青云去仓房翻了底朝天,把平时练武有用没用的短刀长枪,都堆放在了院当中。
看到有的生锈的刀枪,郑青云把磨石搬到院当中,霍霍地磨了起来。
女儿缝制完旗帜,拿到院中给爹看,郑青云连声说;不错!不错!
巧曼去做饭,爹催促快点。
郑青云三个儿子下地回来,看到满院子的刀枪剑戟甚是奇怪。
“爹!把这些家什都找出来做什么呀?”老大念合问。
“咱屯办乡团,先拿出用用。”郑青云在梳理枪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