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节 收复旅大(5)(第1页)

自从1905年1月2日,日俄在旅顺血战结束,俄军失败之后,日本人就从此占领了旅顺和大连两地。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旅大已经变成了最为坚固的钢铁堡垒,旅顺是世界著名军港之一,日军在这里布置了大批重炮和堡垒,并驻扎着一定实力的海军力量。但现在,日本海军在黄海一战中,几乎全军覆灭,残余的海军力量,准备对海参崴发起登陆战。因此在旅顺,日本人已经没有任何海军实力。

尽管旅顺的日本陆军还有相当的力量,这里驻扎了从305毫米到75毫米的大小火炮多达上千门,而且拥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可是人心已经散了。这时候的日军,想的不是如何守住旅顺和大连,而是如何尽快撤离,并把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带不走的,全部摧毁,准备把全部的力量投入到攻击苏联的战争中。

在中国军队进攻辽东半岛之前,日军精锐部队已经全部从旅顺和大连撤退,留守在旅顺和大连的,是一些由新兵组成的末流师团。这些从朝鲜少年和日本少年招募来的新兵,大的也才十六七岁,小的甚至只有十二三岁。

这是无奈之举,日本人也没办法,现在精锐不多了,日本舍不得拿精锐部队去同钢刀一样锐利的肖柏部队对抗,只好拿一些新兵守在旅顺和大连,让他们当炮灰。

日本人,把各种240毫米、203毫米、150毫米、120毫米、105毫米、88毫米和75毫米的火炮全部从炮台中拆出来,装上火车,沿着铁路线北上,运往北面。而那些无法运走的305毫米重炮,以及意义不大的老式火炮,则全部留给那些新兵。驻守旅顺和大连的日军新兵,使用的是89式水冷重机枪,而不是92式风冷重机枪。

事实上,日军的89式水冷重机枪,性能和马克沁重机枪相当,射速也比92式重机枪快了很多。但日本人嫌水冷重机枪注水之后重量太重;没有水的情况下,无法射击;携带水冷式重机枪麻烦。所以,日军机动部队不用这种重机枪。

不过作为要塞部队的装备,水冷式重机枪比风冷的92式确实是好用了很多,这种机枪射速快,威力大,而且和马克沁重机枪一样,使用帆布弹带供弹。

日本大本营,已经绝对放弃“满洲国”,乃至放弃整个中国。为此,时任日本首相的东条英机不惜放下面子,去看他最痛恨最厌恶的人——石原莞尔。

见到了石原莞尔,东条英机脸上堆着笑容:“石原桑!您当年的主张,确实是正确的!我们不应该急着扩大对支那的战争,而是应该利用满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