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长安城里已经得知了梁王大胜叛军、洛阳解围的消息,不但城里百姓欢呼,长安上下官员也是松了口气,把之前的一个个坏消息全都抛到了脑后了,就连附近的益州贼陷成都带来的恐慌也消弭了,长安城里一片喜庆,家家门前贴红纸、餐餐碗里有块肉...这些可都是平日里过年才能享受的啊。
普通百姓自然是喜欢安定和平的日子。战乱离他们并不远,米粮天价、人命如草,每日面对军阀的盘剥,这种日子可叫他们如何过活啊?而官员们更是对乱世而深恶痛绝,乱世为官就别说升迁了,恐怕是小命也难保,城里军阀天天换,有多少是真正懂得治理的?又有谁会真正奉孔孟之道的?
梁王的得胜本来和百姓没什么关系,至少是他们不能理解的关系。但梁王带走的都是关中子弟兵,均是当地百姓的父、夫、子,这样他们早早的就被捆绑在梁王的战车上面了。梁王既然得胜,那士兵们的损伤就自然小,他们的父、夫、子就能够得以保全,能有比保全家人更要高兴的事情么?
而对于长安上下官员来说,他们不管怎样都是在梁王手下干过,甚至同梁王一起撇开朝廷私自发过兵,不说也被梁王捆绑了,他们身上早已经深深的打上了梁王的烙印,不管自己承认不承认,在别人眼里都是梁王的人,就算以后再投*别人,也不会被信任,一个背主的人哪还有什么诚信可言?所以他们也为梁王的得胜而高兴,为朝廷能重新振作而高兴。但是梁王一旦要脱离朝廷,他们也会第一个站出来说‘不’字...
既然大家都那么高兴,贾刺史也在心理盘算:要不要弄个庆功宴呢?
不过旋即他又觉得不妥:这个自己不好决断,还是问问‘梁王大都督府’林总管比较稳妥。(并没有‘梁王大都督府’这个机构,但小果子觉得梁王府总管职权太小了点儿,就在中间加了个大都督,让别人都这般叫他,以示自己有权插手刺史府事务。)
小果子现在可不能和以前同日而语了,他现在可得意呢,连刺史府的事情都能过问,虽然头上还有两个大官,可那两人都是大夫,潜心医术,沉迷于治病防疫,哪有闲工夫和他一个宦官去争权呢?跟他平级的孙孝丙则是替王爷暂管军队的,又是老实人,也不会和小果子争权。
不过小果子还算有自知之明,除了宣誓主权之外也不敢干出什么蠢事来,开仓济粮这么复杂的事情当然由当地官府来负责,对付疫病实施措施则全仗着葛大夫和赵太医,州刺史府的日常工作他他也是不懂...王爷可是放了狠话的:“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