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浩(1906 09.18 - 1967 07.30),湖北武汉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11月回国后,加入中国**。
历任**鄂豫皖**分局委员兼共青团**鄂豫皖分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政治委员、第四方面军政治委员。
1932年10月,参与指挥方面军主力由鄂豫皖苏区向西转移。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第四方面军(兼西北军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与创建川陕苏区,同**等指挥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1934年1月在**六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候补**委员,同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1935年5月参加长征。第一方面军与第四方面军会师后,兼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委员。曾获金质红星奖章。1936年11月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同年12月为**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后,转赴延安。
1939年8月去苏联;1952年回国后,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副局长等职;**爆发后,他惨遭迫害,1967年7月30日吞服大量安眠药后在北京辞世。 陈昌浩先后有三任妻子,与首位妻子刘秀贞有二子陈祖泽、陈祖涛,与第二位妻子张琴秋无子女,与第三任妻子格兰娜育有一子陈祖莫。
编辑本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回到祖国的陈昌浩同志陈昌浩生于1906年,卒于1967年,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真正称得上是大起大落的悲剧人物,他曾领导过我党、我军一大批叱吒风云的人物,如**、**、**、许世友、陈锡联、洪学智、秦基伟、张震、**等。
陈昌浩,曾用名苍木,1906年8月出生于武汉市汉阳县永安堡戴家庄(今武汉市蔡甸区),早年入武昌大学学习过,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任共青团湖北**宣传部干事。
大革命失败后,陈昌浩在武汉地区坚持过一段时间的地下斗争。1927年9月,经党组织选派,他离别已怀胎数月的妻子刘秀贞和长子陈柏生(陈祖泽)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动身前,陈昌浩为妻子腹中的孩子取名“洋生”(陈祖涛),意为“父亲留洋之际出生”。到苏联后不久,陈昌浩便成为**预备党员,与张闻天、秦邦宪等人同为**在苏联的“二十八宿”之一。1930年10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