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大上海
1937年5月28日,19岁不到的刘大勇奉命来到上海,执行秘密任务。
现在他的名字叫做刘庸,姓刘的一个平庸的商人。作为直属**军委总供给部直属的经济特别支队负责人,刘大勇只受总供给部长兼黄河两延卫戌司令杨至诚部长的单线领导。将他从高台水利工地调出,正是杨部长的要求。
临行前,他在延安秘密见过杨部长,杨部长的要求很简单,延安现在什么都缺,只要搞得到的物资,就尽量去弄,至于优先的一些物资,刘大勇都已经牢牢的记在心中。
自己现在应该忘记刘大勇这个名字了,自己现在叫刘庸,虽然国共合作正在谈判,但是作为地下战线的战士,安全是极为重要的,原来的名字不能用了。这是纪律,也是组织的安排。
对于商人刘庸并不陌生,这些年接触过不少经济方面的事情,高台之战受处分之后还主持着黑河的水利建设项目,和河西的商人打过不少的交道,年轻的刘庸相信自己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刘庸并不知道在西路军现在的战绩和状况和历史上已经有着斐异的结局,现在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不仅站住了脚,将青马、宁马的主力击溃。还将势力渗透进宁夏以北,宁马势力已经全部退到后套地区,而青马则困守西宁。他来上海途中,徐总指挥还和他好好的说了一会话,提到西路军主力现在已经壮大到五万多人枪,组建了四个炮营,正在筹划攻打拿下西宁这座西北重镇(前提是宁马先动兵)。
坐在叮叮当当的黄包车上,刘庸的思绪竟然是一时间难以抛开河西之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刘庸拧着虎口精心修剪过的肌肤。长期的握枪战斗,双手虎口这里磨出一层厚厚的茧子,出发的时候王医生特意替他整理过样貌,还叫人给他理了一个油光水滑的大背头,礼帽一扣,还真像一个商人。
特别经济支队早就已经建立,在红军到达陕北的时候就已经成立了,但是成效却是不怎么好,现在将刘庸抽调过来,也是想尽快出点成绩。红军在西北的迅速壮大,需要的各种物资更加的急迫了。
在国·民·党·军·队的封锁下,依旧有着各色商人开辟出来、通往延安的商路,但是这些商人只认银洋,有钱、出得起钱,他们能替你弄来各种紧缺的物资,没有钱一切免谈!而延安现在恰恰最缺钱!
这个世界一样有着逐利冒险的商人,他们的关系网一样是错综复杂,只要你的银洋在手中晃荡,他就会将你需要的东西想方设法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