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的自行车旅团实际兵力只有两千八百多人,全部是战兵。
这是因为受限于装备等条件,关东军**暂时只能训练、武装出这么一只规模的自行车部队。而且在梅津美治郎和大部分关东军将领看来,组建自行车旅团,不如组建一个轻摩托旅团(两轮摩托)。虽然自行车旅团能自行携带他们的武器弹药和半个月以上的给养,以及两个基数的弹药,但是如果不配备炮兵大队,自行车旅团是注定只能作为轻装奇兵来使用的。东北的大地上有路的地方就能跑自行车,这是没错的,但是自行车携带轻机枪还可以,重机枪、还是得使用少量驮马的。
于是限于摩步化的高成本,自行车旅团这个编制还是出现在关东军**之中。
刘铮温言安慰了几个受伤的战士,出来后碰到率领医院警卫连战士安葬牺牲战士的院长付红英。她神色有点黯然,看到刘铮,勉强笑笑,“司令员,你又往前线跑,当心婷芳揪你耳朵。”
刘铮笑笑,“我也就是一个军人,军人不打仗,不上前线称什么军人,实际上我们这些高级军官,在这个国战、抗日的大局面前,谁又不是一个战士?你不是也在前线吗?”
说完肃然问道;“这次牺牲多少的战士?安葬好了没有?”他问的是送到野战医院来的伤员战士,前线牺牲的一般都是各部队主官负责率领人安葬。
付红英难过的回答,“没有救回来的两百多人,都安葬在后面向阳的山坡上。”
刘铮心底一沉,这么多重伤员没救回来?
付红英已经继续说道;“司令,美国人提供的抗菌、消炎药大剂量使用不行,药物本身应该有问题,磺胺使用剂量一大,它的副作用发作的也快,我建议咱们药厂是不是生产一些盘尼西林,我听美军军医说,这是一种相当好的抗菌药,副作用也小。”
刘铮点头;“这件事情咱们正在和美国方面谈,这种新药美军也是刚刚使用不久,听说刚过临床试验,正式投产才几个月,价格相当昂贵。罗斯上校也倾向于在中国北方建立生产厂房,但是这个技术和专利现在掌握在私人手中,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正在交涉,不过咱们药厂的实验已经进入关键阶段,青霉素菌的分离和提纯已经初步成功,也许咱们自己的技术突破更快,宋建华那边已经准备临床实验了,还需要你们前线医院的配合。”
付红英;“宋教授从回来才半年多,能取得这样重大的突破,我们等着他的好消息。”
刘铮点头,宋建华教授是牛津教授,在法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