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改革阵痛(第1页)

连日来,高寒跟随刘建功到处走访慰问。所到之处,除了县直机关、老干部之外,还有十几家企业。

所选择的企业在全县都是比较有代表xìng的,有效益比较好,是县里纳税大户的;也有一般情况,勉强维持运转的;多数是经营状况惨淡,面临倒闭关mén的。

县委书记作为县里最大的父母官,不管走到哪里,企业都会安排一些参观的环节,仿佛不这样布置,就不足以体现出领导的关怀一样。临走,无论穷富,亦都会为每位参观者准备一份“纪念品”,价值或大或xiǎo,一般都会笑纳。

在参观路上,每每遇见企业内部的职工,有些胆xiǎo没见过大世面的,就靠墙根闪开,有些胆大的,不管有没有领导作陪,嘴里忍不住就会吐出牢sāo话来。

“你看这些当官的,一个个油光满面、人模狗样的,吃的跟féi猪一样。”

“就是,中午肯定又要吃喝一顿了,临走再拿上点礼品,那还不得好几千啊,比我一年的工资还多。”

“唉,那还不是xiǎo的,看看他们坐的车吧,哪辆不得几十万啊,够咱们厂发大半年的工资了!”

…………。

职工尖锐刻薄的声音虽xiǎo,但如同针扎一样,直刺进高寒的耳里、心里。再悄悄观察一下刘书记和企业陪同的领导们,他们却表情漠然,甚至就当没这回事儿一样,依旧谈笑风生,讨论着热点话题,这种任尔风吹làng打,我自岿然不动的风度,让高寒直接怀疑自己当初入党是不是入错了!

在改革的làngcháo中,在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进而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必然要牺牲一xiǎo部分人的利益。在市场的调节下,多数企业必定会随bō逐流,迎接惊涛骇làng的严峻考验。有的紧紧抓住làngcháo间歇的关键阶段,迎风耸立,进而站稳脚跟,有些则站立不稳,被巨làng无情地打倒碾碎……。

在那些快要倒闭的企业里,面对职工代表和企业负责人可怜巴巴的脸sè,刘建功变得神情凝重,一边安慰,一边指示随从人员代表县委、县政fǔ送上一点点可怜的慰问品。

站在刘书记身后,望着职工群众一双双含泪的眼睛,高寒联想到刚才听到的议论,心里很不是滋味。在计划经济时期,应当说绝大部分干部职工都是以厂为家的。厂荣我荣,厂损我损的观念深入人心。因为,他们手里端了“铁饭碗”,这个饭碗,基本保证了一个人一辈子的衣食住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