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会上其他副局长基本没有什么意见。耿副局长又琢磨了一会儿,觉得高寒是个人才,若因此放弃实在可惜,他去学校考察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高寒的确非常优秀,特别是局机关现在非常缺乏文秘和写作人才,接收了高寒这个学生,对工作非常有利。若单纯从工作角度考虑,接收高寒是很有必要的,这不是自己面子不面子的问题,想到这里,他忍不住说道。
“梁局长,依我看咱们政策法规科的老项年龄有些大了,剩下王怀忠一个人,很多事情忙得不可开交,如果再不增加人的话,从其他科室抽调谁?有谁比较适合这个岗位呢?”
梁局长对耿副局长的坚持没有表态,没说同意也没有拒绝,耿副局长的意见非常中肯,政策法规科这样一个重要科室目前仅有两个人,放眼全局系统喜欢写材料的人才是少之又少,确实是机关的软肋。
梁局长的沉默让耿副局长感到头疼,如果高寒再来询问自己怎么回答?告诉他局里不准备接收大学生了,那无疑一是证明自己考察时看走了眼;二是一个市政府的大局机关确定的事情出尔反尔、朝令夕改,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你说!现在的人啊,没办法,一方面要求能干事的人顶上来,把工作搞上去;一方面又限制有素质的人进入机关里,这不互相矛盾吗?我看高寒这个大学生就是栋梁之材,但……,可惜啊,可惜!”
喝了点酒的耿副局长冲自己老婆发起了牢骚。
“为乐,难道你不会想想办法留住人家呀?我看这个小伙子也行,挺忠厚的,办事还灵活,咱不冲人家送来的烟酒考虑,就是为了工作也应该啊!”老婆规劝道。
高寒的担心差一点成为现实,自己并不知道,本来确定要接收他的阳东市劳动人事局,因为有白羽这个美女竞争者而造成了相当大的困局,她被派遣到这里,是因为市劳动人事局的上级主管部门能量特别大的关系人的介入,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变得岌岌可危,差点泡汤。
坐在家里沙发上的耿为乐陷入了沉思:这个小高也不是木头疙瘩,下午在办公室见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知道有什么事情。现在回家见小伙子已经来过家里拜访并稍带了些礼品,更感觉这个小高机灵、会办事,是个可塑之才。怎么办呢?实在不行抽时间再单独跟梁局长说一下,最好能留下他。
可是,在局长办公会上,各位副局长们都已经知道,刚刚上班的小白同志是“戴着帽”下来的,既同样是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又有部省有关领导的批条,估计是有点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