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乡在八十年代前称为龙桥公社,后来一分为二,成立了龙山乡和桥头乡。现在乡政府大院那破旧的墙壁上,刷了些特殊时期、特殊年代的标语口号,虽然模糊不清,但依然留下了岁月的斑斑痕迹,历尽了沧桑岁月里的风吹日晒。其中,乡政府门口两条最新式的标语显得有了些生机活力。
一条是: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
另外一条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两项基本国策,全国走到哪儿也有类似的标语存在,基本深入老百姓的骨子里了。
“热烈欢迎刘书记到龙山乡检查指导工作!”
当乡党委书记陈红兵带领乡党委、政府、人大三套班子的全部人马,用一口浓重的龙山地方口音列队表示欢迎时,高寒望着眼前这个面孔黝黑、身材粗壮的中年男子,脑海里却幻化为白羽那清爽干脆的京腔和袅袅婷婷的身影来,才离开一天,白羽那甜美的音容笑貌却愈发令人回味了。
下车后刘建功摆了摆手,示意欢迎的人群一起进乡政府大院。他虽然是为高寒履职压阵而来,但此刻却已经喧宾夺主了,乡里的干部们满眼里都是刘大书记的身影,哪里会有人关注高寒这个“副乡长”的存在!
其实,要不是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刘建功是很不愿意到这地方来的,他自己就是从乡镇干部一步步熬上县委书记的,对基层的风土人情和干部状况熟悉得很!
尤其是这个龙山乡,地处整个阳东市和益林县的最南端,虽然有山不高、有林不密,但若想找一块大一点、完整一点的纯黑土地却不那么容易,属于益林最贫困的乡镇之一,这个陈红兵就没少麻烦他和老郑,整天跟在身后要钱要物,恼人得很!也不管全县正在努力争取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大局,为了一己之利、一乡之利斤斤计较。
在乡政府那个稍微大一点的屋子里,刘建功把市县两级党委的决定再次通报了一遍,因为书记陈红兵、乡长韩向东已经参加了上午的欢迎欢送会,详细的情况由他俩向各位副手们再介绍一下就可以了,自己没有必要啰嗦,下午还要赶回县城,时间比较紧。
“我已经把市委和县委决定跟你们说了。以后,这位小高乡长就是咱们龙山乡的副乡长了,大家要紧密团结在上级党委周围,齐心协力把龙山的工作搞上去,至于工作分工,这次市里、县里都没有具体安排,但有一个指导性意见,基本遵照挂职干部的意愿。红兵,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你们党委、政府这边再具体研究一下。下午晚些时候我还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