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章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组织(第1页)

基建是一项极其耗费人力物力的长期工作,短期回报很差,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计划安排很容易半途而废,这也是哥谭市尽多大富豪但整个城市建设水平上不去的主要原因,因为所有人都太聪明了,谁都不肯做三年内看不到回报的项目,你说什么这个项目十年、二十年乃至于一百年后对城市的好处,他们是不会听的,那跟他们无关,所以越是聪明人扎堆,最后越是什么事都做不成。

齐安有了韦恩家的支持才能着手做“黎明使者·建设”的任务,但是在完成“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图书馆”的建设后,她就发现这不是《文明》那种建造游戏,一个建筑物下去,城市的各项指标立地就能上来,这几个建筑本来就是那种短期回报低还要持续投入的,结果还会不断遭受各种人来搞破坏,这还甚至不是什么有组织成规模的搞破坏,而是单纯的哥谭的各路无业游民觉得“你能免费给人读书、发免费午餐,我抢点吃的和钱怎么了”,让看完调查报告的齐安只想挠头,怪不得伟人说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并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条腿走路行不通。

托马斯·韦恩其实并不意外这个结果。

不如说,这完全是他意料中的事情。

这么多年来,韦恩家在哥谭市投入的善款数不胜数,但每一次他都能见到许许多多的贪墨、冒领、抢夺,他都默认了这就是哥谭市,只要自己掏的钱能够有一半真的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手里,他就觉得很满足了。

他想了想,组织语言安慰这个高尚的外来者。

“Mercy,不用太难过了,这就是哥谭。”

玛莎·韦恩因性别优势,直接挨着齐安坐着,现在伸手握住对方的手,以这样的肢体语言进行安慰。

“Mercy,这些损失不值一提,韦恩家不在乎,我们可以继续安排下一步的建设,你还想要做什么?”

齐安出人意料地摇头,提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来。

“我看了,在来学校打劫学生的人里也有适龄失学儿童,哪怕我们已经广而告之上学不需要学费、提供免费午餐、提供住宿,但他们依然不肯上学,宁可三五天来抢劫一次,这说明他们对这样的‘学校’缺乏信任感,对自己更没有长期规划,不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只凭着幼年求生的经验简单粗暴地觉得暴力最可靠,如果我们能够打破他们的固有认知,让他们明白什么才是更好的选择,他们自然而然就会脱离之前的生活轨迹,为此,我们需要——”

韦恩一家人围坐在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