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章 人体试验与美国队长(第1页)

齐格勒医生去哥谭“会诊”,几天后回到纽约。

这件事在纽约没有引起任何波澜,甚至可以说纽约人不太关心齐格勒医生去哥谭做了什么,她们只在乎齐格勒医生回来了,安吉拉诊所能够重新开业了,只有少数人才注意到了关注了其他方面。

斯蒂芬·斯特兰奇医生作为齐安固定的手术搭档,傍晚的时候才下手术台就发来了问候。

“齐格勒医生,哥谭市不是第一次出现因恐惧毒气入院的病例了,不过至今为止疗效都不尽人意,不知道你这次是否取得了什么突破?”

齐安难得接到这种“医学专业”方面的询问,立刻就高兴起来了,之前不乏其他问候的人,不过大家多半只关注她的“安全问题”,并不在意她去哥谭到底做了什么,即使是变种人这一方,查尔斯·泽维尔和艾瑞克·兰谢尔也更关注她之后对那些孩子的检验。

这是唯一一个关注她专业水平和成绩的人,应该说不愧是同行吧。

她这么想着,噼里啪啦地敲键盘,恨不得把整个治疗过程都跟斯特兰奇描述一遍,最后她考虑到斯特兰奇的专业,又删改了一部分,换成了更浅显易懂的说辞。

可以说,齐安这一次对于“恐惧毒气”和“小丑病”的治疗都取得了喜人的成果,相较于前人堪称“历史性的突破”,她已经想好要把这两种病分别写文章投稿了,这种白送的SCI和影响因子不要白不要。

影响因子是一个指标,它看起来是一个数字,用来衡量一本杂志(通常是专业期刊)的影响力,计算方式十分复杂,会跟这个刊物上的文章被其他学者引用的次数有关,还会平衡时间因素,总而言之,从最终结论来看,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这个杂志就越是权威。

如果一个作者能够在一本期刊上发表文章,那么这篇文章就有可能被人引用,这时候,如果你要对别人描述这篇文章有多厉害,既可以直接使用这篇文章本身的被引用次数,也可以用这篇文章所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来佐证。通俗来说,大家可能偷懒,直接说一篇文章有多少影响因子。

有些时候,牛逼的是刊物,作者以在某本杂志上发表文章为荣(这也算是学术界里“混出头”的标志),但有些时候,当一篇文章真的展示了重要成果的时候,就不是作者求期刊发表,而是编辑求作者在自家发。

齐安之前去投稿“变种人”相关的文章时就是她求期刊,这次的“恐惧毒气”和“小丑病”,她有信心只要她放出风声,就是期刊求她,因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