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章 科研狗莫得感情(第1页)

齐安是个写文章、发文章的老手,那种明显的逻辑错误或者论证不足、新颖性不够、前瞻性不够、独创性不够的错误都不会出现在她的文章里。

这是在现在这个世界,如果是过去,她发文章甚至可能根本没有修改,投稿原样就发,一些极细微的细节格式错误在“齐格勒博士”的论文价值下可以忽略,只有在修订稿中才会由编辑直接修改完成。

正因为没有反复修稿浪费时间,所以从齐安交稿到JAMA定稿只花了两周不到的时间。

JAMA编辑部内喜气洋洋,所有人都露出与有荣焉的表情。

恐惧毒气肆虐的时候,不是没有过外国的医学专家前来?最后呢?全都灰头土脸地回去了。

如今是美国的医生解决了这个问题!

(很显然,安吉拉·齐格勒的国籍是瑞士这件事也被JAMA编辑部选择性遗忘了。)

只要这两篇文章刊发出来,JAMA一定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因此更上一个台阶也不是不可能,而且,这一次他们和齐格勒博士打好关系,将来还有的是机会合作!

医生有很多,实验狗也有很多,但是,半个月能写两篇有分量的文章的大牛可不是遍地都是,那都是有数的,而且基本都被各大杂志抢完了,尤其是CNS,见到别人出头了就抢。

这一期杂志的目录在官网公开之后,销量直线上涨,海外订单也多了不少。

一些人看完齐格勒博士的两篇文章后陷入沉思,还有人直接冲进实验室,也有人慢慢翻到最后,看到了那一篇访谈。

Q:齐格勒博士,您是否有意向加入某一所大学或者实验室以继续科研?

A:目前还没有,以后我可能会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到时候欢迎热爱医学、热爱科研的人前来。

就因为这么一篇访谈,JAMA编辑部的电话直接被打爆了,以至于编辑们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对不起,我们不能透露齐格勒博士的联系方式,请发信给她的邮箱”。

对面总会有人嚎哭出声。

“她的邮箱已经爆了,邮件都发不过去——!”

JAMA编辑部陷入了甜蜜的苦恼中,最后主编几经考虑还是给齐格勒博士打了个电话,对方茫然地说:“啊?我的邮箱?是被垃圾邮件塞满了吗?”

齐安之前一直埋头研究中,出于愧疚之心一门心思加快进度把沃伦·沃辛顿三世的基因抑制剂弄出来,真的没有留意邮件的事情,如果是熟人的邮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