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纽约气温节节升高,整个城市都笼罩在这种略带烦闷燥热的空气中。
虽然这座现代化大城市还不至于像是大蒸笼那样让人难以忍受,但也不再是前几个月舒适的温度了。
路上的行人明显变少,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乘车,即使有人不得不步行也会匆匆而过,让这座城市看来更加忙碌。
此时此刻,位于原斯塔克大厦、现守望大厦的“守望者协会”一楼大厅中有不少人在活动。
其中一部分人是为了前来发布或者接受任务,另一部分则是单纯地因为家里开不起空调而选择来这里蹭冷气或者闲得无聊来这里转转。
对于前一部分人,守望者协会的员工会热情地指引他们如何使用自助服务,对于确有困难的人则领到人工服务台前,由专人负责接待。
对于后一部分人,这里没有任何人会驱赶他们,反而还会专门安置座位和饮水机方便这些人休息,如果他们愿意,还可以通过一些义务劳动来换取食物——就连这些熟食也同样是义工在制作。
这一切都显得如此理所应当,因此连“同情”或者“怜悯”这样的感觉也被淡化到了极致,众人非常自然地和熟面孔打招呼,各自分工明确地进行劳动,态度平和得如同在自己家里,因此对待新来的客人也会倍加亲切。
整个大厅气氛无比温馨和谐,所有人踏进这里以后都会不自觉地被这种友善平和的气氛感染,放慢急匆匆的脚步,或者熟门熟路地直接通过电子屏幕提交和搜索任务,或者寻找大厅中的员工询问自己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有趣的是,更多的时候,这些在大厅中四处巡视随时准备上前服务的正式员工在接待新人上完全抢不过大厅中的“义工”。
这些市民或许原本有一些存着占便宜的心而来,随着时间改变,他们却要比正式员工还更加在乎这里,就像是照料自己的家一样保持着协会大厅的清洁和秩序,并且热情地希望着能够增添新的“家人”,而那些原本就出于爱心前来此地的志愿者就更加充满热情与耐心。
齐安难得上午没在美容诊所工作,而是脱下白大褂换了一身衣服戴着墨镜悄悄来到了守望者协会门口,看着里面忙碌而温馨的模样,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
想到七月初这里才开业的时候,还有人嘲笑她是现代的空想家、把小孩子过家家的东西搬到成人社会必将遭受社会毒打,也不知道现在这个画面到底毒打了谁呢?
在她想静悄悄离开的时候,突然有人喊住了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