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罗杰斯怎么能够理解他身后那个“美容诊所”是个标准的日进斗金的地方呢?
哪怕诊所唯一的医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且只开门半天,还动不动就突发事情要临时歇业,“安吉拉美容诊所”仍然是纽约曼哈顿的以免金字招牌。
美容诊所这个行当,说起来是个比较年轻的行业,“美容院”的遍地开花依托于大众爱美意识的觉醒,更依托于经济发展,在大众手中有了闲钱、也有那份心力去追求“美丽”而不是只要“实用”,这一行才能够有大发展的机会。
从“美容院”到更专业的“美容诊所”,那就又需要一段时间了——因为这其中必不可少的医学院校开设美容整形相关的专业,只有存在着这样的专业,执业医生们才可能注册到这样的执业范围,从而在学术性、专业性上跟许多非医学专业人士开办的“美容院”区分开来。
当然了,在许多地方,由于管理上的问题与一些历史遗留原因,“美容院”和“美容诊所”界限不清,有时候“美容诊所”的医生没有本专业的执业证,有时候甚至根本没有专业的医生,而“美容院”也尽是一些被利益趋势的“艺高人胆大”的家伙,哪怕消毒用品都不齐备也敢给客人开双眼皮、打玻尿酸,至于收了很多黑心钱之后难免出事,这些美容院的老板有些远走高飞,有些就直接甩锅给专业的医院,让那些皮肤科、整形科的医生去收拾残局。
吊诡的是,明明这些“美容受害者”自己当初贪图便宜(甚至并不便宜反而多花钱)又或者毫无主见,听美容院的店员一说就敢拿自己的脑袋当别人练手的试验田,等真正出了问题,她们跑去医院里求救,最后发现不可能恢复自己最初的模样,她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去美容院维权,而是责怪专业的医生没本事。
总而言之,随着行业的逐渐正规化,这些不正规的美容院势必会受到监督,最后回到它能够开展的有限的美容项目中,把那些必须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的美容整形项目重新还到医生们手中。
众所周知,“安吉拉·齐格勒”是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外科医生,而她开设美容诊所以来,推出的所有产品都大受欢迎——根据诊所中使用的“美容水”研发推广的“新生系列护肤产品”已经走向了全世界,至于“整形”项目,起先客人们只是发现齐格勒医生非常擅长微整形如祛疤、开眼角、埋线瘦脸等项目,等到检察官“哈维·丹特”重新亮相哥谭,有心人拿出“双面人”的照片和意气风发的检察官一对比,立刻发出了“OHMYGOD”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