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最难的是什么?
没有人?
没有资金?
没有器材?
当然这些都是必要的,可是,就算什么都有了,准备无比齐全,也还是会有无数人耗费半生什么都研究不出来。
因为最重要的是“灵感”。
说起来可能会让很多“努力家”觉得愤愤不平,但是,在科研的道路上,努力和汗水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那句著名的话“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有后半句话的,如果没有那百分之一的灵感,那么再多的汗水也不值一提。
谁不曾付出过汗水呢?
有的人甚至为了科研付出了鲜血,付出了生命,但这并不代表胜利女神就得格外高看他一眼,垂青于他。
齐安在研究出“纳米生物溶液”的时候当然意气风发、万众瞩目,那时候所有人都相信他们走在正确的路上,将来一定能够在纳米生物学这条路上不断前进,开创新的时代,谁能想得到,那却是纳米生物学之后数年的顶峰了?
作为这一学科最前沿的科学家“安吉拉·齐格勒”的研究陷入停滞,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她一个人,这也是在后来会有人去声援莫伊拉的根源。
为了追求真理,科学家有时候真的可能就像是一群疯子,只不过疯的程度各不相同。
莫伊拉的“双旋生化溶液”开创了一条道路,甚至一度让齐安也丧失信心,认为这才是“正确的道路”,然而托尼·斯塔克并不相信这一点,他鼓励了齐安,让她重拾信心,现在,在“雷神”的启发下,齐安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这条路花了她这么多年,绕了那么多远路,结果谁又能想得到,答案竟然就在她自己身上?
如果不是因为她之前总是会“抽血就失败”,或许她早就找到了答案?
她的血液之中提取出的“治愈性物质”完美地契合了纳米生物溶液“升级”的一切需要——温和、泛用、治愈、低排斥、不伤害。
有了正确的方向,之后的研究难度就骤降了,哪怕从“拥有血清提取物”到“人工合成这一物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总比完全看不见方向不得不摸黑到处尝试来的强。
之后齐安倒是还想再电自己几次,但是托尼·斯塔克说什么都不同意了,反而在那儿嘀咕“你不如去抽雷神托尔的血来研究,那还是个神呢”。
齐安哭笑不得。
她确实也抽了不少雷神托尔的血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