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确需要一些仪式感。
这就好比人们会在特定的节日、纪念日进行庆祝,或者餐前进行祈祷,甚至很简单的给对方送上一束美丽的鲜花,这些并非为了生存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可以带给人类在“生存”之外的力量。
人不止要生存,还要生活。
“蝙蝠灯”就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地点。
最开始这里的出现纯然是一份意外,后来随着詹姆斯·戈登和蝙蝠侠在蝙蝠灯的召唤下会面的次数越来越多,蝙蝠灯也就有了不同的含义,时至今日,哥谭市早已不止当初那一盏蝙蝠灯了,甚至连企鹅人都闹出过因为被外地人欺负了于是打亮蝙蝠灯求助蝙蝠侠的笑话来,但是,如果别人说起“蝙蝠灯”,那么指的一定还是最初那一个。
蝙蝠衣、蝙蝠车、蝙蝠灯。
这些要素一起构成了“蝙蝠侠”,成为他精神骨骼的一部分,无论他本人是否乐意。
哈维·丹特与布鲁斯·韦恩曾经在蝙蝠灯前激烈争执,近乎于不欢而散,双方各执己见、自以为是,都坚持自己的方法才是正确的。
他们用时间来做赌约。
时间证明了哈维·丹特的胜利。
两年过去,“检察官”哈维·丹特成功地修改了哥谭市的法律,让暌别此处数十年的“死刑”回归,也让“蝙蝠侠”有了隐于黑夜的可能性。
两人的约定从此开始,也应当从此结束。
布鲁斯·韦恩并未对此有所异议。
某种意义上,他也是一个很注重仪式感的人。
于是,韦恩父子的“亲切会面”并没有持续多久,布鲁斯·韦恩就直接找了个地方变装为蝙蝠侠,开上他的蝙蝠车绝尘而去。
蒂莫西·韦恩站在观景平台上,守望先锋的通讯器展开了目镜,监控画面在目镜中变化着。
他看着蝙蝠车开远,不由得记起自己小时候还是初代罗宾粉丝那时候的事情。
年幼的蒂莫西积极搜集着任何跟“蝙蝠侠”和“罗宾”有关的信息,裁剪着报纸和杂志上模糊的照片,精心做成收集用的笔记本,为“活力双雄”的每一次胜利感到喜悦。
后来,罗宾换了人。
再后来,二代罗宾不见了,夜巡的只有愈发暴躁的蝙蝠侠,于是,蒂莫西相信自己应该去做什么,他主动找上了韦恩庄园……
之后,蒂莫西·韦恩成为了第三代罗宾,也因此差点被一年后回归哥谭市的死神打死。
在女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