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前些日子闻兴宇带来的上海各界劳军团,是“一群充满了铜臭味道的人”的话,那么,这次和余绍武一起从欧洲中部的德国来到哈尔滨的这个考察团,则是在铜臭中夹杂着火药味道。彭华站在哈尔滨火车站的站台上,等着考察团专列的到来。
站台上,哈尔滨警备司令马占山和几个值班军官在最后一次的检查警备部队的军容风纪,武器情况。他满意的看着那些年轻小伙子们手里的武器,身上的装具:配备着自起枪刺的“东铁造”步枪,胸前鼓鼓囊囊的皮制子弹带,军官们腰间的自来德手枪上的红绸在寒风中飞扬。自从于兆麟兵变被迅速的平息之后,在一段时间之内,这些原来黑龙江省防军的将领们曾经一度惴惴不安,担心下一个就是自己,但是,从祭灶兵变之后,到大年三十,彭华没有任何异动,倒是那些原来答应过的炮兵、机枪、补充给各部队的部队,补发给部队的军饷纷纷到位。这时的这些将领们才慢慢地把心搁回了肚子里。
但是,跟着就是对部队的改造。改造部队的第一步,是以“必要的可能的组织改造为思想改造开辟道路”。首先,宣布取缔原有军队中一切迷信组织和帮会组织,以精简整编形式取消原有军队中被视为标准的“八大处”机关,按照自卫军的编制在全军团以上单位重新编组司令部和后勤部;然后,清理部队中的空额,对于一些历史不是很清楚,或者是同日本人有过往来的人员,清理出了部队。同时资遣回乡一部分老弱病残;或者是编入生产建设兵团。接着,抽调多数军官、部分军士和士兵计2490人,送东北讲武堂一分校,也就是霍铁北担任总队长的教导总队学习,那些军官眷属亦随之同往;留队的军官再区别情况,将一部分不会妨碍部队改造的军官留在原单位,通过从自卫军老部队派来的干部“传帮带”,边工作,边随同部队参加改造;对一部分私人感情浓重、和主官关系紧密或旧军作风比较严重的军官,调动工作岗位,交流到其他部队进行工作,其原有的军饷和级别不会改变。紧接着是教导总队大批的毕业生进入了原来的这些省防军部队,这些新鲜血液给部队带来了朝气。这些虽然是大的动作,但是和马占山等人原有的想法却有着比较大的差距,按照马占山和苏炳文等人的议论,“大概是要把我们的部队打乱编散,只要不是编得太散就行了。”没想到部队的基本原建制不变,而且部队经过这次近一个月的整训,从精神面貌到武器装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马占山这个原来有名无实的松花江沿岸军队总指挥,被彭华任命为哈尔滨警备司令,负责这个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