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战行将结束之时,同盟国就轴心国,特别是德国的战后遗产问题争论不休,俄国的国家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是战争发源地,必须彻底摧毁德国的军事基础,包括枪毙德国的各类军事人才,至少要枪毙五万名德**官,将德国的几家大型企业分割,作为战利品分配给同盟各国,以作为弥补战争损失。而美国出于战后世界军事政治格局的考虑,则坚持要保留德国的工业基础。双方争执不下,此时,作为同盟国之一的中国政府,它所代表的一票就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与会代表,中国政府主席,暨国家元首张学良,就德国工业企业问题发表讲话,他认为,德国作为一个传统的欧洲工业强国,拥有自己完善的工业体系是历史的结果,但是,这些企业在二次大战中,为德国的战争机器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是事实。所以,要对德国的工业企业区别对待,即在纳粹上台之前的企业资产,包括在世界各地的投资,属于合法资产,应当受到保护,在纳粹上台之后扩张的部分,则是属于战争遗产。同样,日本的三菱、三井等大型工业企业,则是日本发动战争的元凶之一,所有日本的大型企业应统一作为战争遗产,向同盟国分配。
他的这一讲话,使得僵持不下的美英与俄国双方均悄悄地松了一口气,这一折衷方案,使得双方都有了一个下台阶。于是双方皆大欢喜,在西线美英控制区内,德国原有的工业企业在废墟中恢复生产;而在东线俄国控制区,俄军的士兵们忙着拆卸德国工厂的机械设备,运往俄国;双方都是忙得热火朝天。
张学良的这一讲话传到了瑞士,在湖畔的一座别墅里,当年代表德国工业界前往东北去和张学良、彭华谈判的小克虏伯已经是两鬓斑白,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已经是被战争折磨的身心憔悴。
“父亲,中国政府主席张学良发表讲话,要对德国的工业企业区别对待。这是讲话全文。”他的儿子走进了和简单朴素的别墅外表十分不相称的书房,这间书房,是那样的奢侈豪华,看得出来,尽管是在流亡,按照中国人的话讲,是在逃难,这里的主人还是十分注意生活质量的。
“德国的工业界,总算能够保留住一分元气了,我们克虏伯家族,也不会垮掉。”看完张学良的讲话,克虏伯长叹了一口气,“父亲,这个张学良,为什么要替我们德国说话?而日本的那些企业,可是因为他的这番讲话,要倒大霉了。”他的儿子不解的问。
“我的儿子,你还是不了解历史,不了解中国这个民族。不过,这也不能怪你,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