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将道 (四)(第1页)

霍铁北,黑龙江依兰县人,早年投考东北讲武堂,以术科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来被保送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在东北军中服役,因为得罪了士官派的领袖杨宇霆,被裁革出军队。

一怒之下,霍铁北挚妇将雏回了老家。在回家途中,霍铁北遇到了彭华所部的游骑,一群人一拥而上,将霍铁北一行人“请”回了彭华的司令部。

“当时弟兄们以为他是个‘肥羊’,因为他的行李中有很多的箱子,可是打开箱子之后,发现都是些书籍,弟兄们拿不定主意,于是就把他们一家请到了我的办公室,我大略看了看那些书籍,发现都是一些军事书籍,十几个版本的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马汉的海权论,等等等等,于是我就把他留了下来,请他担任教导总队的教务长一职,可以这么讲,我们自卫军的老队伍里,基层连队的连排长们,有三分之二是经他的手教育、训练出来的。”彭华还是不紧不慢的为叶挺介绍着。

自从战事告一段落之后,叶挺和彭华两个人就一直在讨论将行营所属部队进一步进行整编,使其更适应未来的战争。

“我看了一下行营部队的编制,在吉黑两省军队之中,总指挥、司令就有十几个,这些人,实际指挥的部队,最多不过一个省防军旅。官多兵少,指挥层次太多,这也是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叶挺愤愤的说道。

的确,仅仅在黑龙江的军队里,马占山就是黑龙江骑兵总指挥,李杜是松花江沿岸军队总指挥,但是,这些总指挥们。能够指挥的只是自己的本部人马,而且完全是各行其是。

“还有,我们部队的编制、番号、装备,都是十分的繁杂,对于部队的训练、作战、补充、指挥,等方面都是十分的不利。我们原自卫军的部队,以纵队、支队为编制,但是各个纵队的编制因为所担负的任务、作战区域的不同,编制也不统一,老张大哥,你的一纵队,编制是两个支队,支队下面编制着三个团,其他的二三四五四个纵队有的编制是两个支队,有的编制是三个支队,编制最大的祁致中纵队编制着四个支队,这次整训,除了对我们的干部进行军事指挥、战役战术教育之外,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整编我们的部队,不仅是原自卫军部队要整训,行营所属的吉黑两省的省防军部队,也要整训。希夷兄,我想请你再担任两个职务,一个是行营部队整顿委员会主任,负责对行营部队进行整理,另一个是行营纪律检查委员会主任,负责对行营所属的部队、机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彭华斩钉截铁的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