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浏览纪念馆之感(第1页)

并没有用多长的时间,我们一行人便来到了位于南京江东门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里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埋葬之地。其实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全名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为惦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而建设的。说起来这个全名真的有些长,故此大家将其缩减了一些,其实名字并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深刻的铭记在1937年发生的那件让我们永远不能够忘怀,永远不能从内心中摒弃的事件。

走下汽车的我心情顿时变得凝重起来,而之前还说说笑笑的众人此时的脸上已经没有了笑容,每个人的脸上都表现出一种悲痛伤感的之色。

在跳舞的带领下,我们缓步向里面走去,紧接着第一个映入我们眼帘的事大型组合雕塑《古城的灾难》、《遇难者头颅》。这组雕塑由残破的城墙、残缺的军刀、历史的桥梁、遇难者的头颅、手臂、长明火及象征累累白骨的鹅卵石等构成,寓意为站在历史桥梁上、回眸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生在南京城那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几乎是迈着沉重的步伐,我们一行人向广场深处走去,俯瞰院内广场,鹅卵石铺地,寸草不生,枯树断墙,气氛凄凉。整座广场呈纪念性墓地建筑风格,大片鹅卵石象征着白骨累累,绿草和常青树象征着生命力和抗争精神,生与死的主题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半地下的主体建筑——史料陈列厅、“万人坑”遗骨陈列室,外形分别为坟墓和棺椁形状。

一路上跳舞和奥斯卡分别对我讲述着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耳熟能详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甚至可以说是每一句都深深的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同时在众人脸上那愤怒的神情更深,甚至清凤和慕遥以及李默更是眼角出现了湿润的泪水。

此时此刻的我们并没有抒发自己内心中的情绪,因为我们现在谁也不知道能够说些什么。而是静静的听着跳舞和奥斯卡的讲述,同时目光四下打量着整个纪念馆的一草一木,生怕将某些东西所遗落。

院内小道两旁,安放着中山码头、草鞋峡等17块形状各异的小型碑雕,它是全市各地所立遇难同胞纪念碑碑文的缩影和集中陈列。呈断垣残壁状的围墙上镶嵌着“劫难”、“屠杀”、“祭奠”三组大型石刻浮雕,用艺术的手法再现了日军杀、烧、淫、掠的累累暴行。广场西南角矗立着用花岗岩垒砌的“遇难者名单墙”和立雕——《母亲》。母亲悲愤地伸着手,仿佛要在尸骨堆中寻找失去的亲人。

当看到这尊名为《母亲》的雕塑后,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