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结盟之途(第1页)

一羽黑色的军鸽长鸣一声,在阳光下振翼疾飞,犹如一道黑电,直上云宵,向北方飞去。

秘谍部主管马锦遥望着军鸽消失在九宵云外,紧绷了将近一个月的心弦终于可以稍稍松驰一下了。

眺望积雪盈尺的青海雪原,蒙古牧民的营帐星罗棋布,汇集在这一片冬季牧场。

这片青海蒙古部占据的冬季牧场,往年都是固始汗图鲁虎的本部最为重要的冬季草场之一,一年之中从春到秋都不许放牧,冬天到来时才能转场到此过冬。

今年的积雪不是很深,过冬的草料比较充足,牲畜相对好过,想来不会发生牲畜大量冻饿而死的情形了。

马锦一直在密切的注意着青海蒙古的动向,青海蒙古与河陇腹心地带之一的河湟地区接壤,青海蒙古若要东略西宁、陇西一带,轻骑一日之内,即可直抵西宁府城城下。

青海蒙古对河陇形势的影响,比北方草原蒙古瓦剌诸部和蒙古右翼吉囊、俺答两兄弟的鞑靼骑兵对河陇的影响要来得直接得多。

不过,在这过去的短短一年,实力对比越来越向着对河陇幕府有利的方向倾斜。

原本号称有六十万的河陇关中的四镇边军(实际戍守的兵力,总共只有卫军、募兵、客兵二十多万)加上两大行营,不足三十万人,虽然分兵守御抗击北方蒙古感觉吃力,但对付青海蒙古只有五万左右的游骑,帝国还是占尽了人口和兵力上的优势,再说四镇、行营的边将又并非个个都是庸碌之辈,固始汗一直也不愿意正面挑衅帝国的底线。

本来流民乱起,帝国无暇他顾之时,对于一向受帝国羁縻的青海蒙古来说,是一个趁势崛起扩张地盘的大好机会。如果能有个一两年的时间,趁着帝国的管治空白,图鲁虎不要说占据整个西北,至少控制整个青海草原,整个安多地区绝对没有问题。

但是雷氏一族先下手为强,凭着长期扎根西北的深厚潜力,不但借着百年罕见的大雪灾,插手控制了一半安多地区,并迫使在雪灾中实力大大受损的青海蒙古忍气吞声。其后还在关中流民乱起之后,青海蒙古尚未看清形势,决策摇摆不定之时,雷氏一族已经迅速联合其他河陇大族,以保境安民为口号,抢先控制了河陇的府州县,稳定了河陇局势,使得青海蒙古崛起甚至占据安多地区的机会变得渺茫。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时机稍纵即逝,失去了扩张的最好机会,青海蒙古此后再怎么心有未甘,再怎么与河陇幕府暗中较劲(譬如部分吐蕃领部对幕府的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