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畸门?奇门?(第1页)

下了太行,出飞狐口,帝国公爵乔行简的大队车马,便风尘仆仆的进入了北直隶,一干随从和数百亲兵,前呼后拥,大张旗帜,迤俪前行。

屈指计算日程,大约还需两日才能到京,乔行简因为要注意沿途风土民情,又并无什么急务,所以他也不贪赶路程,大略都是按站行宿,除了婉拒了沿途一些士绅的宴请,别无他事。

乔行简不曾想到,京师都察院的几位御史竟然闻风远迎,在驿站相候他的车驾。

互致寒暄后,御史们在恭维乔行简的同时,顺便忧心忡忡地说到刚刚才从内廷传出的消息,雷门世家德懋公的三公子被皇上亲封为义子,号称皇庶子,赐宅,赐宫娥,赐内帑,荣宠无比。

乔行简闻之不由仰天而叹,说道:“皇上这是在玩火啊!”

乔行简久历宦海,又曾经做过当今皇帝的师傅,对皇帝的性情比较了解,朝廷内错综复杂的关系也非常熟悉,一听这几位都察院御史说起封义子等事儿,就知道皇帝如此行事,自然是有其迫不得已之处,封雷瑾为义子的举措从长远看虽属玩火,但乔行简深心里认为只要皇帝仍然掌握着天下权柄,就不致于出什么大漏子,所以虽然闻言叹息,却并不十分在意。

象乔行简他们这些忠诚于皇室的孤忠耿介之臣,所有的谋划都是下意识地以皇帝无病无灾为前提的,他们根本没有想过,万一皇帝突然殡天或者病重不能理政,该怎么办?

毕竟皇帝还不到四十,谁也没有或者说谁也不愿意以最坏的情形去设想,去假设。

在这些以忠臣自命的大臣观念中,是绝对不允许有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的。

在经过出塞一战后,乔行简仍然认为雷瑾这个浪荡子难成气候,翻不起什么滔天大浪,但雷瑾在作战和决断上的能力,以及雷瑾在短短时间内积累起来的巨大声望,却也让乔行简忧心忡忡。

若非如此,乔行简也就不会甘冒风险,不惜与雷门世家交恶,也要建言皇帝把雷瑾弄到京师软禁起来。

虽然乔行简不是第一个建议皇帝这样处置的人,但却是在皇帝面前说话最有份量的人之一。

乔行简和其他一些文官,对帝国勋戚世家、权贵豪门一向非常忌惮,总是极力主张尽可能地抑制、限制,甚至是制裁豪强大族!

乔行简之所以向皇帝建言,提出软禁雷瑾,也完全是放眼帝国全局,在考虑了多方面因素之后,试探性的下了这步棋,其中一个意图就是测试帝国各大家族对此事的反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