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第1页)

平凉府崆峒山。

崆峒西台在崆峒诸山中地势虽高,可以容人的山顶平台却是颇为狭小,又终年云雾缭绕,故有‘栖云’之称。

迂回上西台,蜿蜒踏小路,大袖飘飘的崆峒道人碧虚守默置身云栖雾锁的西台之时,恰是旭日初升。

石径松荫,林峦烟雨,处身绝顶,攀枝观日,俯躬看鸟道,身在白云偎,仿佛仙境一般,只是寻常之人此时大约无福消受,只因这西台之上,虽有曦阳初照,这刻仍然罡风凛烈,寒气入骨,非着重裘无以御寒焉。

云雾之中,一条人影纵横疾进,飘忽如风,左右跳跃,奇诈诡秘,刀光如电,出没无常,刀气排云,凌厉凶狠。

观之良久,碧虚守默见雾中之人习刀已毕,方才喝彩:“旬日不见,道坚师兄刀法又有精进,守默佩服。”

“哦,守默师弟啊。”

一位紧身短打,头挽道士髻,手提一口雪亮斩马刀的壮年道士大步迎向碧虚守默。

这道士乃是碧虚守默同出一门的师兄道坚,号南谷子,同为道教源流崆峒炼气士一脉。

“早年东南御倭,每日习刀已成习惯,倒让师弟见笑了。”南谷道坚呵呵笑着,走到碧虚守默近前,随手从搁在岩石上的柳条篮里取出一块净布擦拭手中的斩马刀。

“师兄刀法以意领气,以气摧力,刚柔相济,上下相随,眼到手到,虚左实右,腰如蛇行,明进暗退,一闪即击,力之所至而无坚不摧。已将道家炼气、崆峒武技与南塘辛酉刀法融和无间,蔚为大家矣。”碧虚守默赞道。

南谷道坚哈哈一笑,道:“崆峒山流传的武技大多重实战,不事花哨;辛酉刀法则是南塘将军当年征战东南,融中土武技、倭人刀法于一体,传习于军中的刀法,亦是最重实战杀敌的凌厉刀法。两者融和精熟并不困难。师弟谬赞了。”

碧虚守默微微一笑,转过话头,说道:“道坚师兄豹隐崆峒,勤研三教典籍,精淬武、道,座下百余弟子日常皆以军律治之,坐卧寝息浑如军旅,十余年来矢志不移,以宏道为己任,守默向来敬佩。只是师兄欲另立新教,光大道统之论,守默不敢苟同,曾力请师兄三思。如今,不知师兄是否仍然坚持前议?”

“守默师弟,我遍阅三教典籍,深觉三教之中,我道教源流最为深远芜杂,而教理、轨范、形式之严谨完备却见弱于儒、佛两门,虽有道门前贤出入儒、佛两道之间,屡有借鉴而振颓起衰,开创道门新局,其实亦赖我道门根源于中土之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