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宁夏镇城,沿驿道北行。
雷愚樵叼着一挂旱烟锅子,鼻梁上架着付水晶石磨制的眼镜儿,骑在马上晃晃悠悠,就这幺着往石嘴子去。
黄铜的旱烟锅子,罗汉青竹做的烟锅秆子,半尺多长的绿玛瑙嘴子,绣花烟包儿搭在胸前,那拳头大的黄铜烟锅子黄澄澄闪亮,那绿玛瑙嘴子绿得耀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位的家中广有钱财,又是特爱显摆的主儿,虽然四十好几的人了,还是一副纨绔的派头,爱现的脾气,浮华浅薄的习气到老也不改。
在他前面,一个家仆骑马前驱;后面,骑马跟着两个帐房先生和两个家仆,这就是他此行的全部班底了。
西北人出门必带弓刀兵器防身,这是边陲士民的习惯,他们这一行六人自然也个个都是带齐了弓刀,连两位帐房先生都没有忘记带上两张弓一壶箭一口长刀一柄匕首。
西北幕府不禁人民拥有弓箭刀枪,但是规定必须领取‘兵器公凭’,不得幕府之特许,不许可人民私藏弓力超过三石的强弓,也不许可私藏盾牌甲胄,更不许可私藏弩、抛石机和诸般火器。
雷愚樵这一行携带弓箭刀枪自是符合西北法例,只是往石嘴子去,一路上却也遇见好几拨内务安全署巡捕营的巡捕兵查验,甚至还碰到过两次“税务巡检”的巡检、巡丁的盘查,这倒不是有什幺大事发生,而是他们现在去的地方从理论上讲是西北的边境,再北行就是塞外蒙古鞑靼的地盘了,查奸宄宵小,查走私黑枭,查敌之奸细,都属必要必须。其实即使在塞外,也还有白虎游骑军团四处游走,塞外鞑靼如今都远离边墙两三百里驻牧了。
巍巍贺兰山,滔滔大河滨。
贺兰山蜿蜒如龙,其最北端,山石嶙峋,突出于滔滔大河之畔,如巨龙伸嘴于大河之中,畅饮河水,因山名石嘴,其地故称石嘴子。
欲固宁夏,必守石嘴!
石嘴子依山背水,地势非常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必防之地,河套蒙骑若从大河渡口强渡过河,便可由石嘴子自北向南威胁宁夏镇防区的腹地。
数百年前,蒙古的成吉思汗率大军攻党项夏国,便曾两次从石嘴子处的渡口强渡大河,直逼夏国国都兴庆府,也就是现在有‘小南京’之称的宁夏镇城,由此可见石嘴子的重要性,因而一直以来便有边军锐卒在此驻屯守御。
自雷瑾的西北幕府治理西北以来,这里开挖了河渠,引黄河之水灌溉农田,石嘴子这个边塞要害也成了五谷丰登的肥腴之地,亦农亦牧,一片富庶景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