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平虏将军雷瑾甫一回武威,即发布文告,宣布成立都督幕府,正式的将河西雷氏族裔内部称呼的“河西幕府”升格为公开的军政幕府。
这个消息宛如一石击起千重浪,很快就传遍河陇,顿时将西北无数人的注意力引到了武威。
在这个流民作乱风起云涌的时候,在人心不安忧心忡忡的时候,雷瑾辖下的这个军政幕府内,非但没有监军太监,连巡抚都没有一个,完全没有掣肘的力量,完全任得雷瑾专权独断。
这样的将军,这样的都督,这样的幕府,怎么可能不引起河陇大族和民众的密切关注?无数双眼睛都在看雷瑾的都督幕府如何动作。
都督幕府成立伊始,颁布的第一道命令是“戡乱军管令”!
这个命令意味着将在都督幕府治下的“全境”实行全面的军事管制。这并不出奇,河陇大部分州县作为边塞,几百年来都是实行军事管制,但幕府下达的“戡乱军管令”与以往皇朝所实行的军管制度有所不同,因为随同军管令一起颁布的还有一份相当详尽细致的军管章程和军管细则,在不少具体做法上都与皇朝通常实行的军管制度有所变更背离。
在都督幕府中的谋士、幕僚们看来,既然朝廷给出了一个“都督陕西总摄军事”的名头,就要在这上面做足文章,实行全面军管正是有效掌握河陇局势的最佳方法之一,同时也可以借颁布全新的军管法令,让一些目前还比较敏感的旧法令在无声无息中作废,从而取得除旧布新的效果,赢取一番崭新气象。
譬如这些军管法令虽然并没有明确通令撤消废除陇右总督府颁布的通商禁令,但在具体条例上作出的种种细致规定,其实等于在事实上撤消废除了陇右总督乔行简针对蒙古和西域而颁布的两道通商禁令。
这就让河陇的商人们在暗自欢欣鼓舞的同时,又有许多不解,在严厉的军管法令下如何能做到货畅其流的通商互市呢?
商人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急切的关注着幕府连续几天来,每天陆续颁布的法令法例,注意着从中挖掘对己有利的条文,对于商人们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于从官府的法令法例中钻“空子”、找“漏洞”、寻“机会”了。谁让商人是四民之末呢?士农工商中,除了“士”以外,其他三“民”都是在威权夹缝底下讨生活的小民,商人只不过是这些小民中最不知足和最贪利的那一种,不钻空子就无法生存下去。
在河陇士绅官民的密切关注下,幕府很快又颁布了好几道命令,譬如“部队改编令”、“官吏选任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