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柳成行,蝉声低唱,已是入夏时节,尚不觉十分的炎热。
城郊野外的池塘,已经荷花点点,别样妖娆,绿树荫荫,熏风吹送,这本是士大夫们诗一篇,酒一觞,抚琴品箫,逸兴遄飞幽情畅,闲游避暑消永昼的良辰美景佳处,窗外芭蕉斜弄影,风透罗衣阵阵凉,尽可以消夏纳凉卧玉簟,手倦抛书午梦长。
但帝国皇朝十余年来,内忧外患,交相煎迫,迄无宁日,流寇暴民之乱虽然已经被大军戡平,但天下依然不靖,强盗蜂起,贼徒横行,各地官军是愈下力气进剿,盗贼反而是愈见其多!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黎民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遇上大一点的旱涝,动辄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铤而走险者或许还有一线活路,逆来顺受者哪有生机?穷极之辈,不落草为寇者几稀!
在帝国民穷财尽,其势已危如累卵的这种时候,士大夫们也没有了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可以逍遥无忌的抚琴赋诗,宴饮无度了,至少——在明面上不敢!
文恬武嬉,不为君父分忧的罪名,可没有人愿意自己套到自己头上!
天子脚下,京畿重地,尤其不可轻忽从事!
余晖收尽,暮色完全笼罩了京师九城。
清风送爽,将近二更天气,京师九城之内,大多数地方都已经没有行人来往了,懒洋洋进行例行巡逻的兵丁,对那些偶尔经过的行人也只是略加盘查而已,至于那些打着灯笼,驾着车马或者乘坐轿子来去的权贵富豪,巡夜兵丁更是不会上前盘问,虽然晚上照例要宵禁,但平时都仅是虚应故事,只有在上官严令戒严时才会严格起来!
又窄又长的街道和胡同里,不时有提着小灯笼的更夫,一前一后敲着铜锣或梆子,穿行在黑暗中,在夜风里不时远远的响起几声锣声或是梆子。
除了城中烟花繁盛之地,京师的深宅大院中,也依然照样的花天酒地,彻夜宴饮亦并无稀奇。
即使是那些离皇宫禁苑比较近的府第,也是如此!
只是为着怕被宫里听了去,歌舞侑酒时,非但不用锣鼓,甚至丝竹也弃而不用,只让歌伎用紫檀板或象牙拍,轻轻敲击板眼,婉转低唱。
似有似无,袅袅不断,细若发丝的歌声萦绕于雕梁画栋之间,余音不绝,主客皆停杯在手,注目静听。
唯在歌喉停歇时,道貌岸然,温文尔雅的士大夫们或点头称赏,或劝酒让菜……
一言以蔽之,纸醉金迷而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