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猎猎,马嘶阵阵。
雷瑾和西宁行营提督将军狄黑,骑着马屹立在山岗之上,观看狄黑新近编练成军的精锐兵团进行野战操演。
此前在兰州与雷瑾一番交谈,狄黑深觉有理,终于下定最后的决心彻底汰老弱,择精锐。原本不到五万步骑的西宁行营又淘汰了一万多人(全部编入辎重、工匠等营),再补充不少精壮的苦役囚徒,仍然保持了三万余人的精锐骑兵队伍,这样一支劲锐骑兵对青海西蕃诸部都可以保持极大的威慑力。
白雪皑皑的广阔雪原上全是西宁行营的精锐骑兵往来冲突,烈火一般,倏忽来去。
人马如潮,蹄声如雷,数万人马“激战”犹酣!
这种野战操演主要是检验各厢各军骑兵经过重新编练之后的协同配合,今年雪来得比往年早,骑兵雪地作战操演已经进行多次。
青海高原的地形比较平坦,是最利于骑兵纵横驰突的,所以西宁行营向以骑兵为主,所用战马除了回回马家、雷门世家提供的马匹之外,就是朝廷通过茶马贸易换取的西蕃良马。
在当今朝廷国力疲弱,府库空虚的时候,象这样的野战操演是极为耗费钱粮草料的,若非雷门世家的一力支持,*朝廷那帮拖拉疲塌推三阻四的官员调拨钱粮,狄黑是一天也搞不下去的。
遥观部下们在雪原上演兵耀武,狄黑想起最近那些满口子曰诗云,忠君爱国,实则目光短浅,昏庸无能的朝廷官员又在老调重谈,在朝堂上具折弹劾自己,而弹劾自己的理由无非还是野战操演兴师动众,府库资财耗费良多啦;动辄惊扰地方,西蕃骚然啦;身为戍边将帅,当以安静为务,岂可徒生事端啦,如此种种,实在令人气闷。
这些饱食终日的儒生,把圣人的书都读歪读邪了,一味掩耳盗铃,只求天下太平无事,容不得一星半点的变动。他们哪里知道边关形势安靖与否,单纯与人为善是根本行不通的,不依*强大的武力威慑西蕃诸部,保证一有机会,他们反叛起来比谁都快。
哼哼,这些空谈误国的儒生,眼中徒见野战操演耗费钱粮草料,殊不知由此兵可精卒识战,有此能战之精兵劲卒,三五万人即足以镇慑西蕃各部,这野战操演的钱粮国家其实尚可负担;但若万一战事一起,钱粮耗费虽十倍于此,犹恐不足,那时节就是竭尽府库资财,局面恐怕也未必好收拾!
不舍小钱,必失大财,因小失大,智者不为,这些饱读诗书,博通圣人之言的的家伙怎么就一个个老迈昏庸,蠢笨如猪呢?孔圣人的什么《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