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温室与冰窖(第1页)

马启智闻听马如龙的死讯,来不及向雷瑾面辞就匆匆赶回兰州去了。

马如龙这猝然一死,少了缓冲,回回马家叔侄相争的形势立即变得非常严峻,你死我活的萧墙之祸一触即发,迫在眉睫,马启智必需分秒必争,尽快赶回去部署。雷瑾出身世家,听多看多了许多世家大族骨肉相残的惨剧,自然明白多争取到一点时间对现在的马启智意味着什么——生存或是毁灭,就看谁能抢先一步!

也正是基于这种理解,雷瑾才会在得到马如龙死讯的第一时间,立即决定知会马启智,因为在雷瑾的内心,他还是下意识地比较偏向于马启智的。雷瑾知道,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超越任何限制的家族内斗毫无理性人情可讲,遵循的完全是野兽的暴力规则,强者存弱者亡,失败者的下场极端悲惨。其实只要想一想,如果连自己的生存都已经无法保障,血缘亲情又算得了什么?又怎么能顾及到血缘亲情?在死亡的恐惧阴影下,血缘亲情脆弱得不堪一击!一丝慈悲,一时手软,可能换来的就是将来的灭门大祸,这样的例子史不绝书,而现在相争的双方又都各自控制着一支强悍的乡兵武装,虽然彼此间未必敢公然率军互相攻伐,但是流血惨剧恐怕很难避免,流多流少也还要看当事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抑制自己的嗜血**!

回回马家的内讧不管结局如何,至少对于雷瑾而言,分化瓦解,削弱对手的目的算是已经奏效了,可以腾出手来做些别的事情了,为此伯颜察儿这位大商人也被雷瑾死活硬留下来,多住了好些天。

由于前一段为了筹集练兵所需要大量粮秣物资,雷瑾的“河西幕府”(雷门世家久历军旅,许多词汇都带着军事化色彩)短短一个来月,就几乎把各支系‘骨头里的油都榨出来几滴’(某长老私下对心腹说的),各支各系的私家库藏差不多都让雷瑾的‘河西幕府’掏空了,正是怨声载道,沸反盈天的时候,虽然雷瑾声称会如数补偿,但毕竟金钱这玩意是落袋为安,只有到了自己口袋里的钱,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口头上的承诺在雷瑾自身信用度还不很高的时候,是很难安抚平息内部各支系的怨言和不满的!雷瑾匆匆从青海赶回,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院就要走水,迫于表面上平静,暗中却严峻的内部形势,他不回来怎么行?

除了对各方面加强暗中的警戒监视,雷瑾仍然把主要精力都忙于理顺河西雷门的人事统属关系,象钱粮收支、人员委任、谍探线人、私兵武装、粮秣供应,在在都需要妥善安排,强化运作,提高效率。

谍探线人、私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