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阁内厅中细羊毛团花密织的厚软毡子铺地,熏香满厅。
美人两行,红裙扬动,广袖轻舒,歌舞正柔靡。
明亮的灯光映照在舞者们汗浸两颊的粉颈嫣颊,一个个粉滑脂腻。
牙板轻敲,笙管低奏,丝竹弦管,雅音齐奏,舞者们折枝轻舞互穿花,一时只见裙裾飞。
薄衫飘处,春光更胜春朝日。
小筵桌前,歌舞方浓。
摆满了一桌的新鲜瓜果,可以随时取用品尝,不少都是隆冬季节所无,伯颜察儿在黄羊河农庄停留这么些时日,天天如是,新鲜瓜果菜蔬从无断绝,在这冬季寒冷干燥而又漫长的北方,能够持续不断地供应新鲜瓜果蔬菜,宛如春夏,的确很不容易。
伯颜察儿来华侨居多年,又精熟汉籍,知道民间菜农有使用风障、阳畦、暖窖、温床以及温室等栽培方法,使得人们在冬季也能如春夏时节般吃上一些新鲜瓜果蔬菜,而不是只能每天吃窖藏的萝卜、白菜,只是这由阳畦、温室栽培供应的瓜果蔬菜,在品种和数量上都极其有限,而黄羊河农庄这里供应的瓜果品种之丰富,大是超出伯颜察儿以往所见,以致他心中存疑,只是不好遽然探问罢了。
***
中原之地,很早就有人在寒冷冬季栽培其它季节才能享用的花果蔬菜,最早是利用天然地热温泉,比如秦始皇在位时,冬季曾在骊山阬谷中种植瓜果,并且获得了收成。到了唐代,唐朝内宫园圃有“温汤监”,使用温泉灌溉,使得在冬季也能品尝到“先时而熟”的新鲜瓜果蔬菜,唐人王建就有诗曰:“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
至于温室,在《汉书》中就已经记载,在汉元帝时,“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即当时的宫廷在冬季用温室培育葱韭菜蔬的实况,不过这些都是宫廷独享之物,一般平民无缘问津。
以温室栽培蔬菜,在唐宋以后的农书史籍上还记载有“种植瓜蔬,于炕洞内烘养新菜,以备春盘荐生之用。立春日进生(一作鲜)萝葡,名曰咬春。”这样培育出来的蔬菜瓜果,又称为“洞子货”,除了有萝卜之外,还有黄瓜、韭黄之类。
但温室在秦汉以后,主要运用于花卉、水果的反季节栽培。至宋代时人们已能通过促成栽培,使牡丹在冬季开花,苏东坡就有一首“和述古冬日牡丹”的诗。
史籍上记载的“又于暖室烘出芍药、牡丹诸花。每岁元夕时安放。”说的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