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下的清水河谷,自古号称“长安咽喉,西凉襟带”,远自先秦两汉之时,就是北方游牧部族南下袭扰关中的要道。
皇朝肇始之初,即于贺兰山下设宁夏镇,以阻遏南下掳掠之胡骑;河西张掖设甘肃镇,但若北来胡骑冲过甘肃镇,企图东入关中,清水河谷一带,固原所扼亦是胡骑必经之路;延绥镇固在关中之北,然而由河套南下的胡骑,四散掳掠亦不以延绥为限,常常掠平凉,入灵州、固原,长驱为寇,清水河谷的重要性不降反升。
皇朝陇右总督府故尔开府于固原,扼此河谷咽喉,总制三边。
究其缘起,则皇朝因北边气候干寒,屯田所获不足以供养戍边守卒,远途输送粮草则不堪重负,遂撤退戍卒南迁军镇,轻率弃守大宁、东胜等诸戍所,将阴山、黄河天险屏障拱手让与胡骑,险要一失,其后蒙古瓦剌部和鞑靼部的酋豪得以相继将蒙古劲骑入居河套,驻牧于斯,侵扰边鄙已百有余年,每每出河套则侵扰宣府、大同两镇以及居庸、倒马、紫荆三关,京师震恐,威胁自不待言;若入河套则转而侵扰延绥、宁夏、甘肃、固原诸军镇,关中平原因之骚动不安。
边事屡屡告急,形势严重,而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即使有警,亦互不相援,无所统摄,此为兵家大忌,易为敌所乘,各个击破,皇朝逼不得已之下,廷议决策遣朝廷王公重臣总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遂有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之设,开府于固原,防秋则移驻花马池。
皇朝总督,起初或设或罢,并无定设,在军、政、财务及人事诸方面,多受中央朝廷牵制,一切较大政务都须奏报皇帝,受旨方行,偶有越轨,立遭法办,且多由皇室亲王担任,外臣难以染指。其后北方边患益急,总督一职也渐渐委以谙熟军务的勋爵外臣,综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修饬封疆,权势渐重,遂成常任,拥有辖区内重要事务的大部分管辖处置大权(直属于皇帝的刺史部和行营,一为皇家秘谍,一为野战兵团,虽也受总督府节制调遣,但总督并无最终处置权,刺史部和行营也保有相当大的行动自主性,三者间互相牵制),总督府也自然成为了常设官署,总督依例加“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衔,陇右总督一般还兼任甘肃巡抚。
但自去年,前任总督因丁忧致仕离任,新任总督却迟迟未见朝廷定案,候任人选一变再变,总督之位已空悬数月之久。固原一地原兼驻有陕西总兵镇抚使、巡抚陕西地方赞理军务、总督三边军务三大员,三大员各司所事,现在三员之中最重要的一位居中统摄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