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钱途(第1页)

驱马奔驰,雷瑾和一干幕僚、护卫,冒着风寒奔驰在干爽平整的驿道上。

要说这武威的知府大人、守备大人,倒也算得上是勤于职守的地方官员,一方父母了,譬如每次下雪之后,知府衙门和守备衙门都会组织那些个闲汉平民,民壮乡勇,戍守府城的军丁等清扫府城各处街道以及府城附近的商旅驿道上的积雪,以方便民众出行,虽然他们平日里也会依照官场旧例,笑纳若干商股红利、折色耗羡,以及下属官吏、商贾年节时的“孝敬”、“红包”等等,但这些都是官场陋规,已经是官场多少年相沿成习的成例,上下尊卑都已经习以为常,其实在一般民众的观念上,这都是算不得有亏职守和贪赃枉法的行为!

也多亏了武威知府、武威守备勤于职守,否则驿道积雪不扫,经往来人马践踏,雪泥污糟,哪里还能让雷瑾等无所顾忌的策马奔驰?

几十里地,快马加鞭也用不了多少时候,雷瑾一行等很快飞骑赶到印书馆下属的印刷工场,这里本来是一个浙省书商徐扬经营的产业,要说其利润也还可以,只是这边陲之地,文教不是很盛,徐扬多半印刷的都是些日常应用之物,历书、契约、帐簿、版画以及一些佛道经卷等等。

雷瑾本意并非藉印书馆赚大钱,雷门世家涉足的产业以盐铁军械畜牧皮毛等为主,印书坊所占份额实在是太微不足道,雷瑾不熟悉这一行很正常,但是在仔细了解了徐扬的整个经营状况之后,雷瑾发现印刷书籍出售,利润其实也很可观,于是在出资收购了徐扬的印刷工场和售卖店面之后,又以让徐扬占有若干股份,成为印书馆股东为条件,挽留徐扬做了印书馆的大管事,日常事务都交由徐扬和另外一位雷门长老雷坤文共同打理。

徐扬本身是落第秀才,弃儒从商,接了老岳丈家的印书坊家业经营已经多年,因为在浙省被大书坊竞争挤迫无法容身,无奈才举家迁往边陲经营印书坊,也算是个有胆识的人,换了其它恋土重迁,故土难离的人,除非是万不得已,怎么可能决然离开江南鱼米之乡,离乡背井的到边陲讨生活?

徐扬的印书坊被雷门世家强势收购,原本他还有点不服气,但是后来看雷瑾大手笔请得那些河西名士、高僧真人轮番造势,这印书馆印书业务还没走上正轨,就有大量订单落订,而且那些儒生士子、番僧法王、道士和尚们居然在书籍经卷没有到手的情况下,先预付了巨额书款,还积极以巨资合伙参股到印书馆,这不能不让徐扬服气,其实他又哪里知道雷瑾原本是无心之举,本意不在赚钱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