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归途踏雪(第1页)

在数日间,雷瑾借着晴好天气,踏雪西番,带着人马走遍了青海草原上几个大的避冬地点。

相较于人强马壮的青海蒙古部,占据了青海附近最好的放牧地,族种分散互不统属的吐蕃藏人部族无力与强大的蒙古部抗争,多在距离青海相对较远的草场游牧,因此安置吐蕃藏人的避冬地点都离青海较远,如果不是骑乘的坐骑都是上选的青海骢,属于神骏无比的良驹,雷瑾可能还要多花一倍的时间才能把几个主要的避冬地点跑完。

“朔漠大风雪,羊马驼畜尽死,人民流散,以子女鬻人为奴牌!”

以前读前人的记载,说实话雷瑾对这句话并无太深的认识,在走过了几个避冬点,看到原本衣食尚能自给的番民一夜之间变得赤贫如洗,又在途中见识了整个部族人畜尽死,冻毙荒野,人畜尸体任由野兽飞禽啮咬啄食的凄凉惨状,总算明白了为什么那些喇嘛们会给自己加什么“西天至善金刚”,什么“普应大光明活佛”的尊号了,因为这些番民委实生活不易啊。

遇到这种罕见天灾,无论是吐蕃藏人部族酋豪,还是政教合一的僧王,都不免束手无策,那些掌握实权的地方宗本、土司、头人等人自为雄,各相为战,平日里凭借武力割据一方,时时互相攻伐,哪里有多余的力量来管普通牧人的死活;至于原本凭借强悍武力挟制吐蕃藏人诸部族,迫使吐蕃藏人向其缴纳贡赋的青海蒙古部,亦因为在这场罕见的暴风雪损失了许多牛马牲畜,自顾不暇,那里还顾得上他们这些吐蕃藏人,甚至连雷瑾插手吐蕃藏人的事务,青海蒙古部也因为眼下有求于雷瑾,而不得不默认生米煮成了熟饭的既成事实。

在这种猝然而临的天灾急难面前,即使雷瑾的河西幕府赈济救援的条件苛刻百倍,这些束手无策的法王、僧王、寺主、堪布、土官、头人只怕也会先答应下来再说,一个转世尊者的尊号实在算不得什么,他们以往也曾经尊称汉人的皇帝,蒙元的大汗,为**王、金轮法王什么的,再多加一个汉人转世尊者也实在算不得什么!

雷瑾有这么一个尊号,对于他插手西番事务将更加方便,而且对于已经普遍信奉佛陀密宗喇嘛教的蒙古人来说,他拥有了这么一个转世尊者的称号,对青海蒙古部信仰密宗的蒙古人,影响力也会大大增加,何况密宗那神秘的坐床、灌顶等仪式对雷瑾也相当具有吸引力,所以雷瑾绝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象雷瑾这样的世家公子从小就已经被家族中的长辈们教导着学会分辨哪些人是朋友,哪些人是敌人,如何拉拢朋友,甚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