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月下试剑闻秘辛(第1页)

松涛阵阵,山泉铮铮。

罕见人迹的峨眉群山深处,春日夜色令人迷醉,一处规模不小的道观便悄悄沐浴在春夜的月色下,这里便是峨眉派坤流女冠各道宫道观道院的元老们养息修道之所——上清观,算得上是峨眉女冠一脉的根本重地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道观依山就势建在危崖峭壁的半山,流泉一线,松柏森森,不到近前,不太容易看到在松柏丛林中的道观楼阁,且地形又极之险峭,非常人可至,环境相当幽僻。

峨嵋山号称普贤菩萨道场,又是道家练气士的洞天福地,峰峦挺秀,重岩迭翠,连冈叠嶂,气势磅礴,绵延三百余里,于峨眉县境突起三峰,是为峨眉群山之‘三峨’,其中的大峨山经过千百年的开发,大建佛道寺院,开凿众多石龛、洞窟,多有烧香朝拜的香客信众、游山玩水的文人骚客,慕名远道而来,已然是割不断与大千红尘的因缘缠绕了。

但在峨眉群山中,仍然有不少人迹罕见之处,根本没有香客信众文人游客涉足其间,甚至樵夫、猎人都甚少深入,这里还是野兽蛇虫盘踞的蛮荒,还是强悍的山民蛮夷生息之地,亦是传闻中仙山洞天之所在,山在虚无缥渺之间,楼阁玲珑连云而起,也自然少不了山民们赌咒发誓言之凿凿的美妙传说和神迹仙踪,譬如绰约仙子出没于云雾之间,惊鸿一瞥之类的口耳传说,信之者谓之仙踪偶现,不信者视同野语村言。

三峨虽然遍布峨眉僧道两门的宫观寺院,但多半是开放给香客信众膜拜施舍和敬献香火、香油钱的传法道场,另外还有相当多的下院别观分布在峨眉群山之中鲜少人知,至于散布于巴蜀、深入到云贵的宫观寺院也自是不少,这些除了峨眉门中之人,外人就难明其中底细了。

峨眉派各宗各脉真正重要的道场多半不在人烟过于密集的三峨,尤其是大峨山上。峨眉坤流主脉因是女尼、女冠,相对就显得更加封闭一些,她们的驻留之地多选在相对幽僻的宫观寺院,避免被俗世凡尘影响她们的修行,但又不能过于远离红尘。无论是佛门还是道家,如果过于遗世而孤立,那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修行也好,传道也好,宏法也好,佛再慈悲,道再自然,都是需要从俗世凡尘中借力超脱,才能自度而度人,入世和出世都不是绝对的,有因果,有机缘焉。

上清观,今晚并不清净。

观后山顶的松林中有一片方约十亩的空地,平整如砥,可以俯瞰半山的道观,本是道观用来演武的场地之一。

万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