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细雨骑驴走河陇
作者:金龙鱼
篝火熊熊,山风吹拂。
沐浴毕,雷瑾换上了一袭大襟交领,两袖宽博的湖绸道袍,绾上雷巾,与南谷道坚、碧虚守默围坐于篝火之旁。
互相也不多客套,南谷道坚便直言相告此番来意,却是那山海阁的真气忒是怪异难缠,以南谷道坚之见多识广,实力强横,也是奈何它不得,很是没趣的南谷子回到崆峒山与碧虚守默研讨了几日,也终归是没有太好的法子。
想着碧虚守默虽然在武技上没甚用心处,在炼气上却是用功至为精深,在道家炼气上的造诣,就是以南谷子的自负,也甘拜下风。
南谷子便死活拉了碧虚守默来见雷瑾,看看有无办法。
听罢来意,雷瑾微微笑道:“这个却是不急,长夜漫漫,山野清凉,闲来无事,正宜清谈,小子正好请教些修道长生之术,还望两位道长不吝赐教才是。”
山风吹来,三人不由相视而微笑。
南谷道坚见闻广博遍览诸家之学,碧虚守默精通道藏致力修道炼气,雷瑾旁通杂学兼多家之长,三人相偕,幕天席地,谈玄论道,务虚闲谈,亦是自有兴味,相谈甚欢。
这时代的儒、释、道三教已经渐趋合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复前代泾渭分明的情形,儒教以佛典道经疏儒学,佛教以儒学道论证佛籍,道教更是出入儒、佛之间,明借鉴暗抄袭拿来引用的勾当也自是在所多有,不足为奇,兼且自战国以降,阴阳、五行、兵、墨、农、法、名、医、巫、卜、星、相等等杂家学派式微,多托庇于道家门下,以至道家名下杂揉百家,兼收并蓄,在道门正脉之外,又有众多分支衍生,甚至有袄教、摩尼、景教等教义窜入道藏典籍,实在是五花八门。
三人这般清谈,虽然是讲修道之术,实际也要旁涉百家穷通古今,学养若是不够,势将无以为继,幸好三人都各有所长,言笑欢洽。
碧虚守默精通道藏,又在道家炼气上造诣极高,他也知道南谷子的意思,所以多半就是探讨些道家的炼气养生之道。
以碧虚守默的理解,所谓炼气不外乎‘无中生有,从有返无’而已,‘无’便是先天,人从无到有,由道化生,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人之生,摄取五谷,以生精元,成智慧体魄,而修道者则谋‘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以还归先天之‘真道’、‘至道’,也即‘虚无’,这个过程,有人名之曰返璞归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