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不久,陕西北部,有王嘉胤、王左挂、飞山虎、大红狼等纠合流民,相继揭竿而起,聚众造反;
延安府一带,有紫金梁、闯塌天、射塌天、李老柴、扫地王、红军友、独行狼等农民军先后蜂起,攻占堡寨,颇具声势,这已经和一般意义上,吃大户,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单独事件大大不同了。
但是,此时西北三边居中协调总揽军务的陇右总督乔行简却奉诏离任,返京述职,西北的帝**队群龙无首,又走回自行其事,各不相援的老路,统兵将官全无斗志,一心只图自保观望。
对于关中的雷氏族裔来说,在河西幕府的多番劝说下,已经开始陆续将粮食和金银细软房产田契等浮财转移到河西一带,一部分女眷也开始送往河西,以暂时避乱。
这只是出于以防万一的心态,没有人能预料未来的情势将如何发展。
事实上在进入初夏之前,西北地面因为钦差府上供金珠大劫案,致使陕西地方上的文武官吏有大半去职,皇帝又懒得让吏部委派官员补上这些官位空缺,反正钱粮征收有钦差府办事太监督办,在皇帝心目中这些个官员可有可无,因此吏部的奏请,皇帝未予批准,致使整个陕西省地面,上自巡抚、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下自知县,十缺七八,政事瘫痪;
军将官校因为大劫案被牵连撤免的也有一些,不过有提督三边四镇军务的陇右总督乔行简曲意周全,加之军官的任免不经吏部,而归于兵部(军兵佥发营操、军械甲仗马匹粮秣的配备等则归天下军马都督府管辖),因此军将官校是由兵部拟订上奏了补选委任的军将名单,内阁阁臣会同秉笔大太监张保会商审定之后,奏覆请旨。
皇帝虽然翼求长生,耽于炼丹,但在权力上一点也不糊涂,倒还保持清醒,对权力抓得很牢,虽然懒怠于上朝听政,但仍然不时过问朝廷政务,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项;或者通过司礼监传达圣旨,命内阁执行。即使他置身丹房,大臣们无法面奏,但奏章却要一件也不许少地送到丹房之中,至于皇帝是否批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吏部的奏请,皇帝虽然不曾允准,兵部的奏请却是批复照准,西北边防军将基本还算稳定;
但不久,皇帝召还乔行简,又谕令乔行简精选三边四镇的边军锐卒番上宿卫,乔行简先乘驿传回京,精选的边军精锐随后由各带兵官陆续统带到京。
陇右总督之职在乔行简离任之后,再次呈现空缺之状,无人接任,加之边军锐卒又调走近八万人番上宿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