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斩首擒王(第1页)

“敦煌宋繇博通经史,诸子群书无不综览;张湛好学能文,曾经用《左传》卦文解释《周易》,恩,这是汉儒的古义了;刘昞十四岁跟随儒师郭瑀读书,现在隐居不仕,开业授徒,有弟子五百余人。还著有《凉书》十卷,《敦煌实录》二十卷、《方言》三卷,注有《周易》、《韩非子》、《人物志》、《黄石公三略》。”

雷瑾一边阅看着手中的一卷文档,一边随口品评道:“这个刘昞倒是可为儒林祭酒呢!”

绿痕微微笑道:“哦,还有位敦煌人索敞,其人精通经籍,曾随刘昞一起讲授门徒呢。”

“敦煌呵——”雷瑾笑了起来,道:“想不到敦煌如今依然文教不绝啊!”

原来这敦煌所处实际上是戈壁绿洲,在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漠上,唯有这里有水有树,西去南下的商人都要在这里打尖休息,是名副其实的咽喉要道。

唐代以前,敦煌曾经是繁荣无比的国际城市,然而其后历代频繁战乱,西域商道屡屡断绝,如今的敦煌已经大见衰落。

依*商业发达而兴旺起来的敦煌,自然也会跟随着商道的萎缩而逐渐衰落。

民康物阜,方有文教的昌盛繁荣,衰落的敦煌自然无法维持以前的文教盛况。因此雷瑾方才感叹现时已经无复昔日盛况的敦煌,居然还有不少学问精深的文人学士。

绿痕接着又说道:“兰州赵柔,其年少时即以德行才学知名河西;宗钦,也是兰州人,少而好学,博览群籍,有儒者之风,著名河西;武威人阴仲达少以文学知名;武威人段承根,亦可称一代俊才。这些人我们都已经和他们不同程度的接触过了,其中不少本来就和我们雷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争取他们为我们效力并不太困难。只是——”

绿痕迟疑一下,才说道:“爷,我们有必要招揽这么多文人吗?”

微微一笑,雷瑾道:“我认为还远远不够!绿痕,你知道吗?治国平天下,文治武功,皆不可偏废。文武并用,武以卫文,则王霸之业可期。现在武之一道,我们已经逐渐上了轨道;但是文之一道,我们什么都还没有来得及做呢。如果真的如元老院判断的那样,这个天下的乱局铁定无法避免,那么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绝对不会太多!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天下才会大乱?”

雷瑾虽然极力想摆脱元老院的影响,但是对元老院那帮元老的判断却从不怀疑,绿痕也是一样,他们俩都知道,能够跻身于元老院元老之列的雷门中人,个个都是智慧惊人,堪称“非人怪物”的智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