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爱情的冒险15(第1页)

以前,发短信,别人发给她的,必然回复,不管是不是转发,很多别的人不是这样,宋宁、周眉梅、潘洁都有这种情况。大家以前都发过的那种节日祝福短信,像她就是不管谁发来,肯定一一回复。事实上,她后来发现像她们三个很多都不回复,而且很多人都这样。当不被她回,她心里会难过。

宋宁习惯性不回复节日问候,甚至是林姗的情感表达;上次期末考试,想起来好久没有联系过潘洁,出于良心上过意不去一直都她主动联系,林姗发了信息给她,无回复;有一次去学校浴室洗澡,忘记带拖鞋,发短信给周眉梅:你洗澡不啊?我忘记带拖鞋了,你洗的话,和你一起吧,还能帮我带个拖鞋啊。看到她回复:我洗过了。林姗心里很难过,倒不是因为不能帮忙,而是受不了这种冷冰冰。她想不出来为什么会这样说话?如果换作是她,即使洗过了,会说一句“把拖鞋拿给你或者你来取吧”。这些人怎么会这么明确把情和事分开来?而林姗又为什么总会有不好意思想法?

大一刚进校时,大家普遍在各种大小节日群发短信。上了大学才有手机的林姗第一学期基本想不起来带手机在身边,常有很多匿名未接来电和短信,也不懂为什么,反正就是一脱离社会群体的人,也不多想什么;大一下学期,开始有QQ,手机开始在手边,也学会了联系别人,开始各种发短信,其实是好奇心使然。再则,话费套餐有很多短信,不如时不时造个惊喜;大二上学期,离校,还有很多人经常联络,常常被关心,而她主动想起来发短信的次数减少;大二下学期,与别人联系明显呈递减趋势:直至大三,再度退回她的原始部落,记不住节日,也不发短信,电话只和家人打。

她却一直想不明白一点,最初都是她们发短信过来,从她们那里学会了发短信,开始给她们发了,怎么反而没回复了?落后于别人,俗称慢半拍,当终于到了你们在的地方,你们却都已经到了新的地方?又或接收短信并不一定要回复,她想得多了?然而林姗依旧不会不回信息,也不喜欢不被回信息。直到慢慢想通人和人习惯不一样,她只是她,不能以自己标准强求别人。从相识初,不就认为他们干练精简?那又怎能强求他们和她一样?

事实上,这并不全部是真相。当短信不被回复,她也不会再发给这类人,用对方处事方式回之,这是退化还是进步?照正常理解,林姗成熟了,而内心之中她将这种变化归为倒退。任何出于不想被伤心而选择的不付出是一种消极。然对于特殊意义的人,她还是会发,即使不被回复。任何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