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道宫(第1页)

夏禹他们押着元丰,赶了一夜的路,来到了卫道城的城外。

这卫道城和乾元帝国的其它城镇不同,它不属于朝廷,而是属于太平道。

太平道是道教的一个组织,在乾元帝国建立之前,就在中土各地广泛传播。

当吴州还是吴国的时候,有一年大旱,粮食紧缺,饿殍遍野。

吴国国王下令救灾,可是,灾情严重,官府能力有限,吃不饱饭的灾民聚集在一起,眼看着就要发动暴.乱。

这时,吴国太平道的首领站了出来,他自费到外国购买粮食,运到吴国救济灾民。

被太平道救活的灾民成千上万,大大地缓解了官府的压力。

吴王非常高兴,要奖赏太平道。

太平道首领提出一个要求,想要购买一块地,建立一座属于太平道的城。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吴王心里是不想让太平道建城的,但是,太平道救灾有功,自己又不能生硬地拒绝他们。

无奈之下,吴王只好同意太平道买地建城。

太平道的信徒十分虔诚,而且人数众多,他们赚到的钱,除了一少部分留着生活以外,大部分都捐献给了组织。

所以,太平道有的是钱。

他们买下了一块地,大兴土木,很快就建起了一座城,取名卫道城。

后来,吴国被越国灭掉,越国又被乾元帝国灭掉。

无论谁统治这片土地,太平道都号召信徒,配合官府。

官府见太平道这么懂事,找不到打压他的理由,便承认了太平道对卫道城的管辖权。

正常情况下,只有太平道的信徒可以出入卫道城。

官府的人想要进入卫道城,必须要有总督签署的文书。

夏禹他们劫持了元丰,元丰全家都是太平道的信徒,和卫道城的那些人熟得很,可以自由出入。

夏禹他们带着元丰,来到了卫道城的城门口。

城门口,有太平道的信徒出出进进,这些信徒大多在头上包裹一块红巾,或是一块黄巾。

道行不够的,或者是刚加入太平道不久的,头戴红巾。

有些道行,在太平道里算是老人儿的,头戴黄巾。

城门口有几个头戴红巾、身穿马甲的年轻人。

他们手持长矛,马甲上写着一个“勇”字,是太平道的民兵,负责维持卫道城的秩序。

民兵们见到元丰,纷纷露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