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 六个月的过渡(第1页)

陈兰亭、廖泽和李逢春的投降,宣告着中校和军火商第一次西进的结束,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他们停止了一切的军事行动,转而开始加紧的建设巫山、奉节和顺便拿到手的巫溪县。

不是他们不想打,而是在外部和内部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让他们不得不中止了自己的扩张计划。

从外部环境上讲,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来自刘湘的军事压力。一方面,在丢掉了自己的大多数部队以后,深知无法守住自己的地盘的郭汝栋立刻带着自己最后一点人马投*了刘湘,他的地盘也就自然的成里刘湘的地盘,很显然的,无论是为了控制这些地盘还是为自己新收的小弟挣回面子,刘湘都得做出一副挥师东进的架势;而另一方面,蒋桂战争的爆发迫在眉睫,一力挺蒋的刘湘有心出兵对付武汉的桂军,而要出川,就必须先解决控制着三峡航道的巫山“警察”势力。所以,两面加起来,刘湘在20日亲率3个师的兵力进抵万县,准备与中校的部队交战。

对于刘湘的部队,虽然中校并不是非常的害怕,而且刘湘还一直是他的目标,但是,现在就和刘湘开战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好处。

首先,中校手上能够使用的兵力只有不到两万人,即使有空中支援,但要和刘湘的数万老兵打起来也占不到多少便宜,预料中的高伤亡和后勤补给上的难度让中校下不定决心和刘湘开战。

其次,以中校的兵力来看,就是击溃刘湘,也无法控制太广大的区域,苦战一番而没有利益可拿,甚至还给别人做了嫁衣,这种愚蠢的事情可不是中校愿意去做的。

最后,刘湘东进,打的可是替南京的蒋委员长撑场子的旗号,如果中校指挥部队和他打起来,难保不被蒋委员长看成是桂系一伙的,以委员长先生的性格,将来肯定会对他们进行报复。中校和军火商的脑子都没有进水,还不会自大认为可以用现在这点力量对抗中央的地步——几年后肯定没问题——所以,这仗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打的。

而且,对于军火商来说,他还有更深的一层顾虑:在巫山的旁边,那可就是鄂西游击区啊!最近那边的活动可是非常的频繁,要是那边的人趁着中校带领部队在外面作战的时候冲到了巫山来,他是肯定只有卷着被卷跑路一条路可以走的。所以,在现在这个时候,部队还是回巫山比较好。虽然说不能和那边的人死嗑硬碰,但是,有部队驻扎在巫山,总可以起到一个威慑的作用嘛。

就这样,基于以上的考虑,中校的军事行动在占领奉节以后就停了下来,转而找人与刘湘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