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豫湘桂大溃败:被影响的战后国际格局(第1页)

学过历史课本的都知道「豫湘桂大溃败」这回事,可历史课本要讲上下五千年,显然不可能在这个事件上耗费太多的笔墨。

事实上,这次国军的大溃败却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非常值得深究。

虽然在抗战史上,国军的屡战屡败早已成为常规操作,但是这次战役却不可同论,当时已是 1944 年,不管是日军还是国军,情况和抗战初期早不可同日而语。

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日军的实力已经越来越弱,而国军却由于国民政府抱上了美国这个大腿,接受了大量的军火援助,实力比抗战初期反而变强了(当然是相对而言,经过 7 年的消耗,中国早已是虚弱不堪了)。

你说抗战初期,一个农业国家去对抗一个工业国家,国力悬殊导致的军力悬殊,国军不断以多败少尚有情可原。但是到了这个时候,竟然仍是一触即溃毫无战力,确实让全世界为之惊叹。

战役结果把盟军的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的鼻子都气歪了。也让刚参加完开罗会议自诩为三巨头之一的蒋委员长在全世界面前丢了大人,气得晚上睡不着觉,又熬夜写他的强国日记去了。

1944 年是什么概念?

豫湘桂战役发生的时间点是 1944 年 4 月到 12 月,豫湘桂战役结束后,转过年来的 9 月份,半年多的时间,日本就投降了。

这就好比让一个垂死之人打得满地找牙,你说国军的战斗力到底有得有多渣?

现在我们的历史书实际上已经趋向客观,所以对国军在当年的抗日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进行了足够的肯定。但是有一些民国吹却过犹不及,开始神话某些国军将领,当然也包括老蒋。

那从实事求是的历史观来看,这自然是矫枉过正了。国民政府及国军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和军队,承担了大部分的战争任务自然是理所当然的,这其中也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但是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当时国军战斗力低下的事实。

至于战斗力为啥那么渣,并不是单兵素质有多渣,甚至说可以一点都不渣。

战力渣的原因是国军内部打小算盘的人太多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就是这个道理。

举两个简单例子就可以看出国军单兵素质不渣。

第一个事就是云南解放后逃亡金三角的李弥余部,在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