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戊子有风(中)02(第1页)

古时这名剑之事,众人都不陌生,《吴越春秋》里面记载说:“阖闾……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之金英,……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于是干将不知其由。……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男童女300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

见李仁言点头,李复继续解释道:“古时候炼铁用的是气囊鼓风,用木炭来炼。但气囊所鼓风太弱,如今用排囊或水排鼓风,效能虽大大提高,但还尚显不足。木炭虽然好用,但烧炼过于费事,所得也有限,现在用煤,得之虽易,但也有缺点:一是所含杂质较多,会渗入生铁,二是炼渣多,炉子容易坏,三是煤容易爆裂,影响炉中透气。”

李复的故乡,春秋时是传说中的古帝柏皇氏后裔的封地柏子国,后为楚所并。战国时属韩,称合伯,是著名的冶铁铸剑重地,当时有“天下宝剑韩为众”的说法,战国时纵横家苏秦曾说:“韩卒之剑戟皆出于棠溪、合伯、龙泉”,“皆陆断牛马,水截鸿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著名的龙泉宝剑便是那里的龙泉水淬火制成的。至今也是国家的特宽特厚钢铁基地所在,所以李复以前对钢铁铸造也下过一番功夫,在这里竟派上了用场。


赵老四和那两名铁匠怎么也没有想到,面前这看起来养尊处优的公子哥,竟然对炼铁锻造如此熟悉,他们干了一辈子,也都是凭借上一辈相教和自己慢慢积累经验,并没有形成什么理论,如今面前这人说来,竟样样都对,听的他们心中很是痒痒。

李仁言也没有想到,李复真的了解锻造之术,见他说如今的鼓风和燃料都不足,忙向其问道:“李兄既知不足之处,那定是有改进之法了?”

李复道:“自然有,鼓风可用风箱,燃料可用焦炭。”

“风箱?焦炭?”几人都没有听说过,不由互相对视。

“这‘风箱’和‘焦炭’都是什么物件?”李仁言问道。

李复想这风箱说起来不如画出来容易看懂,自己小时候在姥姥家里,还经常烧火拉风箱呢,对这个东西相当熟悉。但一时找不到纸笔,想了想竟用指头蘸了茶水在桌子上简单画了起来,一边画一边讲:“风箱两端各设一个进风口,口上设有活瓣,箱侧设有一风道,风道侧端各设一个出风口,口上亦置有活瓣。通过伸出风箱外的拉杆,驱动活塞往复运动,促使活瓣一起一闭,以达到鼓风的目的。”

赵老四、李仁言等盯着那茶水画出的图苦思冥想,李彭也想了一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