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晚,李憕在府中设了酒宴,请了众人。而李复先到,李憕请他去了书房。
两人落座,李憕道:“我请李郎此来,先要代洛阳的百姓致以谢意,若不是李郎提醒,恐怕此次洛阳城中会有不小的损失。”
李复忙回道:“使君言重了,我只不过偶尔对天气有所感知,提醒了使君而已,若使君不去安排,洛阳一样会难逃此难的。”
李憕略一点头,又道:“前日李郎对我说起此事时,我原是不信的,只是想盛夏将至,暴风暴雨都难以预料,才做了些安排,未曾想李郎所说完全准确,看来李郎跟随仙师所学已有大成。”
李复心中稍一思量,便道:“后生只是学些数算之术,对于天文气象只是略知一二。”
李憕望着他,道:“李郎的记忆现今都已恢复了?”
李复知道这是重新编造身世的时机,道:“恢复已多,之前诸事大多已能记起了。”于是便将这几日来心中想了多遍的谎言说了一遍:说他自小被师父带入一山中学习,在山中一学就是二十余年,从未下过山,所以口音不同,对世间了解不够,却从读过的书中学得这诸多改良的本事。至于师父,李复就按照道家高人的形象予以描述,说已近百岁高龄,自称是李淳风之弟子,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说。可惜自己到了现在,还不清楚父母何人,祖籍何处。
说着想到自己的家人,恐怕此生已无缘再见,心中酸楚,声有哽咽。
李憕听着,不时微微点头,见他真情流露,又劝了他几句。见李复说的差不多了,忽然问道:“李郎所在那山是什么山?”
李复一怔,道:“那山甚高,挺拔入云,听师父提起时,只说是仙峰,曾有道家的重要人物在中居住。”他此时不能指出是具体何处,只得如此敷衍。但唐代对道家颇为重视,李淳风也是道家之人,就连其父都是道人,故搬出一个不知道名姓的道家人物,为自己的说辞加重些砝码。
李憕却思量了一阵,洛阳附近山脉不少,况且稍有些名气的山峰,都会扯上一些神仙人物,所以觉得定有此山,只是一时难以确定是何处而已。忽又想起一事,又问道:“那李郎可记起为何出现在城外的水边吗?”
李复道:“此事我已有些恍惚了,但下山之前,师父曾说过我有一劫,料是此事。也许是跌入山涧或河流,后被水流带到城外。”
李憕点头道:“原来如此,之后崔郎中才会遇见你,将你救回我府中。”
李复心中正在惴惴不安,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