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由李昭明安排,由赵老四带头,明确各人所要做的具体工作。
李复却找那几位木匠道:“诸位帮我个忙,再做一件东西。”几位木匠忙道:“东家客气,有事尽管吩咐便是。”
李复笑了笑,道:“我要做一个六尺长三尺宽的木板,拼的齐整一些,不要留缝,再刷上黑漆。”稍抬起头,仔细想了想以前农村小学里自己制作黑板的办法,接着道:“木板表面要打磨光滑,除去灰尘,用腻子将不平处及缝隙嵌平,再刮涂一道腻子,待干燥后磨光滑,涂黑漆二道,每道间隔一整天,腻子要搅拌均匀,不要过厚,不能有刷痕。对了,漆中还要加些碳黑。”
一位木匠忍不住道:“东家,这漆中加了碳黑,可是看不出这漆的亮色了。”
李复微笑道:“正是要看不出亮色才好。几位师傅可明白了。”几位木匠虽有些奇怪,但见李复如此要求,还是点点头。
李复正要走,忽又想到让他们做了黑板,可是还没有粉笔呢,于是又对那几位木匠道:“差点忘了,还有一物要劳烦各位。”见几人都在等他说明,便继续道:“帮我去找些石灰石和石膏来,再把这两样东西砸碎,磨成细粉,然后混合起来,用水拌匀了,做成指头粗的长条,再晒干便可。” 几人对后面这要做的东西更是摸不着头脑,但也不便询问,还是应了。
安排完众工匠的工作,李复便将精力投到“焦炭”的炼造上。相对于风箱的制作,焦炭的炼制要麻烦和困难的多,也更为关键。
在李昭明的极高效率之下,很快在城东洛水边上购得了一块看好的地皮,又简单建了一排房舍,供雇工使用。
由于是初次炼焦,为保证成功,李复便和众人同吃同住在一起,酷热和夜里的蚊子实在是让他吃尽了苦头,好在李昭明安排得当,备有茶水和瓜果祛暑,又给他置了幕帐,才稍微好一点。难得的是,从未吃过这般苦的李彭也坚持住在这里,看着每日各人脸上身上处处皆是的叮包,只好付之苦笑。
虽然李复小时候看过大人们炼焦,那时每座炉一次可炼焦二十吨,但这第一次实在不敢炼那么多,只好详细和建炉的工匠反复商讨,最终才确定建炉的大小。然后开始动工,所建炉为长方形,炉底略高于地面,用砖铺平,四周筑土墙,墙脚深约一尺,墙高三尺、厚一尺四寸。
最终建成的炉宽约八尺,炉长一丈余。火门对称修筑,火门间距约二尺。火门形状是外方内圆,外大内小。外火门高一尺四寸、深七寸、宽一尺,门下距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