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炼棚中,众铁匠分在数个炉子旁,因为换了风箱和焦炭,众人需要重新熟悉炉子的温度情况。有人不停抽拉着风箱拉杆,鼓的风呼呼作响,炉中烧着焦炭,蓝色的火苗随着风流竟窜起一尺来高。
见李复过来,众人忙纷纷打了招呼,赵老四兴奋的对李复道:“恩公,这风箱果然风力极强,焦炭更是比煤强了不少。我们已试过,如今将生铁炼成铁汁,要比过去快得多也容易的多了!”赵老四一直对李复以恩公称呼,说了也不改,也许要以此证明他和李复的关系不像和别的工匠那样简单吧。
李复点点头,看了一会,向众人道:“这风箱和焦炭是已经有了,但并不是有这两样就能成功了,众位师傅还要在技艺上多下功夫,也互相多交流经验,尽快熟悉掌握新的锻造之法,打出真正的好钢来。”
赵老四道:“恩公说的是,我们刚才还在说起各自都有哪些打铁的窍门,都不用保留,全抖搂出来,不能怕别人学了去,毕竟大伙要在一起做至少五年的事呢,互相多学点才是正经。再说,我们懂得再多,也没有恩公您懂得多啊,在这里藏技,那可不是叫人笑掉大牙吗!”
众人都纷纷笑着说是,李复也笑了笑,见此时众人的情绪都很高,不由心情大畅,道:“既是如此,那我就先抖搂抖搂,把我所知道的给大伙说一说,也许有些地方会有用。”
众人听李复说要再讲打钢技法,都是极为期待,因为这位貌似白面书生的东家已经给了他们太多不容置疑听从他的理由。李复想了想道:“先说哪些呢?就说说制刀技艺吧。一把刀的背部、刃口实际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具有不同的性能。一般来说,刃口主要起刺杀作用,因而要求有比较高的硬度,这样才能保证刀的锋利,所以应该选择含碳量较高、硬度较大的钢来制造。而刀背主要起一种支撑作用,要求有比较好的韧性,使刀在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时不致折断,这样就要选择含碳量较低、韧性较大的熟铁。”
“在制作刀具时要注意将熟铁和钢巧妙结合,将二者恰到好处地用在合适的地方。如此既能满足钢刀不同部位的不同要求,又能节省大量不易得的好钢。比如用新的灌钢法炼制的钢做成刀的刃部,而用含碳量低的熟铁作刀背,这样制成的刀具会刃口锋利而不易折断,刚柔兼备、持久耐用。要做到这些,必须对钢铁的性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而且能根据不同的用途合理选择原料材质,发挥各种材质的优点和长处,节省一些贵重材料,降低其成本和所需费用。”
众人一阵赞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